- 基本解释
专诚乐善貌。语出《书·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 基本含义
- 形容工作或行动中断不断,没有连续性。
- 详细解释
- 断断休休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断”和“休”组成的,表达了工作或行动中断不断,没有连续性的意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工作或行动的间断性和不连贯性。
- 使用场景
- 断断休休一般用于描述工作或行动的不连续、中断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工作效率低下,没有持续性地完成任务。
- 故事起源
- 断断休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故事中,有一位叫杨令公的人,他在做官的时候,经常中断工作,休息片刻,导致工作进展缓慢。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引用,形成了成语“断断休休”。
- 词语结构
- 断断休休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断”和“休”组成的,形式上是一个重叠的结构。
- 例句
- 1. 他工作总是断断休休的,效率很低。2. 这个项目一直断断休休,进展缓慢。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断断休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工人在工作时,不断地中断,休息片刻,再继续工作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工作、行动中断相关的成语,例如断断续续、时断时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功课做得断断休休,没有认真完成。2. 初中生:他学习英语总是断断休休地背单词,所以进步很慢。3. 高中生:他参加社团活动的态度总是断断休休,没有坚持下去。4. 大学生:他的实习经历很不顺利,工作机会总是断断休休的。5. 成年人:他的工作态度让人失望,总是断断休休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