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凝然一词多用于描述人的内心状态或神态,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表达人物内心的凝重、思考、沉思等情感。
- 例句
- 1. 他站在窗前,神情凝然,像是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2. 她面带凝然之色,对待工作总是认真负责。
-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或神态静止、凝重。
- 基本解释
◎ 凝然 níngrán
[firmly] 坚定的样子
凝然不动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来进一步了解凝然的使用场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看着小花瓶里的花,脸上露出凝然的表情。2. 小学生:老师讲课时,同学们都凝然地听着,不敢有任何声音。3. 初中生:面对考试,他凝然地坐在书桌前,认真复习。4. 高中生:演讲比赛开始时,舞台上的选手们个个凝然,等待着自己的轮次。
- 故事起源
- 凝然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凝之篇》中的《凝之》一首诗中:“凝之子孙,言维藐藐。凝之子孙,言维彻彻。”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心凝重的形象,后来被引申为凝然一词。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凝然”与“凝固然后静止”的意思,凝然即表示心情或神态静止、凝重。
- 词语结构
- 凝然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犹安然。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 唐 李咸用 《昇天行》:“玉皇据案方凝然,仙官立仗森幢幡。”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每对客座,而廝僕辈纷詬殴曳,仆於面前。相国凝然,似无所睹。”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烟榻上,那莹然一点的烟灯,相形之下,好象就要灭寂似的,然而仍能凝然不动,保持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