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详求的词语解释
详求的意思
拼音:xiáng qiú    注音:ㄒㄧㄤˊ ㄑㄧㄡˊ
基本解释

(1).审慎寻求。《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宋史·选举志六》:“国家详求干事之吏,外分主计之司,虽曰转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职任尤重。”
(2).详细探究。 隋 牛弘 《同律度量议》:“窃惟权衡度量,经邦懋轨,诚须详求故实,考校得衷。”《旧唐书·桓彦范传》:“臣愚歷选列辟,详求往代,帝王有与妇人谋及政者,莫不破国亡身,倾輈继路。”

基本含义
详细地请求或寻求。
详细解释
详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进行详细地请求或寻求。这个成语强调了对细节的关注和深入的探索,表示对问题或事物的认真思考和努力追求。
使用场景
详求常用于强调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探索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解决问题时的认真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追求和探索。
故事起源
关于详求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一直是重要的价值观。详求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人注重细节和深入思考的思维方式。
词语结构
详求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形容词“详”和动词“求”组成。
例句
1. 他对这个问题详求了很多次,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2. 这位科学家对这个实验详求了许多年,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详求”拆分为“详”和“求”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联想到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形象,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对于细节观察和深入思考的重视,以及其他与此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详求问题的答案,我认真思考了很久。2. 初中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详求了很多相关的资料。3. 高中生:在准备考试的时候,我详求了各种解题技巧和方法。4. 大学生:我对这个课题进行了详求研究,在实验室里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0)
诗文中出现“详求”的诗词

缘识·其三十七

凡棋妙手不可得,纵横自在能消息。

不贪小利远施张,举措安详求爱力。

曲须曲,直须直,打节斜飞防不测。

潜思静虑一时间,取舍临时方便逼。

牢己疆场煞三思,不骄不怯常翼翼。

势输他,勿动色,闇设机筹倍雅饰。

恒持自固最为强,尤宜闲暇心先抑。

(0)

送皮献臣郎中赴河朔

明公器业真无敌,术学精深贯今昔。

胸中应变勇所为,韬养许谁窥畛域。

立朝壮齿名已高,君相都俞采风迹。

擢从畿邑超等伦,寘之计府凭宣力。

古来才盛多见排,议论波涛起寻尺。

剖符江表虽左迁,愤恤何尝动颜色。

惟思补报诚益勤,奚翅循墙惊宠锡。

锄奸整敝皆得要,百事详求不容隙。

宜阳编户十万馀,疲瘵弥年逢药石。

旄倪爱戴忧公去,口颂心祈继朝夕。

除书忽尔天上来,借寇无缘徒怅惜。

汝曹固恨夺慈父,上意其如念河北。

河北近罹灾变深,垫溺之馀病艰食。

经营调度难其任,正是庙堂精选择。

此时委寄非平时,贤者岂辞当远适。

长川六月风云爽,苒苒双旌标画鹢。

送行拥岸车马稠,恋德尤多泪沾臆。

袁民慎勿挽公舟,蚤看公归广膏泽。

(0)

季夏太和殿视朝

一夜阴晴云未消,朝氛敛尽旭光昭。

或缘敬事蒙天佑,虽喜宜农戒意骄。

恭已奉三钦扆御,宅中图治慎衣宵。

林钟东序声韶乐,应月详求律吕调。

(0)

庚辰春帖子三首·其三

噜斯讷默会文同,测景详求昏旦中。

从此凹睛凸鼻辈,一齐受吏验东风。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