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温和的词语解释
温和的意思
拼音:wēn hé    注音:ㄨㄣ ㄏㄜˊ
使用场景
温和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平和、友善、不善争斗的特点。也可以用来形容气候或环境的柔和、温暖。
例句
1. 他的性格非常温和,从来不和人争吵。2. 这个城市的气候非常温和,四季如春。
反义词

粗暴、凶恶

基本含义
温和指性格温柔、和善,不善争斗,不过分激烈。
基本解释

[释义]
(1) (形)基本义:(气候)不冷不热。
(2) (形)(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
[构成]
并列式:温+和
[例句]
济南气侯温和。(作谓语)温和的气候对病人有益。(作定语)老领导对人态度温和。(作谓语)
[反义]
严厉、粗暴、严峻、蛮横、急躁、浮躁、寒冷、凶暴、暴烈、暴躁、厉害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温和相关的成语,如“温文尔雅”、“温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温和的老师,从来不会对我们生气。2. 初中生:她的性格非常温和,总是能够与人和睦相处。3. 高中生:在这个纷争不断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温和与包容。4. 大学生:温和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故事起源
温和这个成语的来源比较普遍,没有特定的故事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温暖”这个词语进行联想,温和和温暖的意思相近,都表示柔和、温暖的状态。
词语结构
温和是一个形容词,由“温”和“和”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 温和 wēnhé
(1) [kindly;gentle;mild]∶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
态度温和
(2) [temperate;moderate]∶冷热适中;不冷不热
温和的地区
(1).指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和平。《汉书·王莽传下》:“后谊明,母道得,温和慈惠之化也。”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 中令 长子 守忠 ,温和多礼。”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虽不嫺文翰,而吐属温和。” 老舍 《二马》第五段三:“ 马威 皱着眉,板着脸,眼睛里一点温和的样儿也没有。”
(2).指气候不冷不热。《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 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蚕性畏寒怕热,惟温和为得候。” 朱自清 《旅欧杂记·威尼斯》:“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3).指物体具备使人感到暖和的适当温度。 元 胡祗遹 《一半儿·四景》曲:“被儿底梦难成,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

近义词

温柔、柔和

(0)
诗文中出现“温和”的诗词

听贤师琴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0)

夏日诗

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

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

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徵商。

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

棋局纵横陈,博弈合双扬。

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

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0)

瑞鹧鸪

这回捉住四时春。夺得温和养本真。

跳出世情居异世,尽教人道不凡人。

何须苦苦调精气,不在区区漱液津。

莹处晴空开日月,锐然特放九光新。

(0)

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

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

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

古人有这达矣哉,劝人秉烛夜游来。

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

(0)

听唐侃弹琴

仙籁平张梧几横,澄心试听指弦声。

古风犹见巢兮燧,哇律都删琶与筝。

蟠盖几株吟韵谡,垂虹百尺挂川晴。

愧予未解南薰愠,领取春温和且平。

(0)

鹊桥仙.初冬

遥山欲瞑,浓阴犹滞,雁唳一声云湿。

初冬时候恁温和,好换却、单衣白袷。

茶瓯浮绿,墨池泛紫,写得香笺一摺。

轻雷细雨似残春,只多了、半庭黄叶。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