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庄重严肃。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 太宗 威容儼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 基本含义
- 形容态度庄重,举止庄重肃穆。
- 详细解释
- 俨肃是由形容词“俨”和“肃”组成的成语。其中,“俨”意为庄重、严肃,指人的态度庄重、举止庄重;“肃”意为庄严、肃穆,指人的态度严肃、庄严。俨肃形容人的态度庄重严肃,举止庄重肃穆。
- 使用场景
- 俨肃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举止、态度或场合的庄重肃穆。常用于描述正式场合、庄重的仪式、庄严的场面等。例如,在正式的会议上,人们需要保持俨肃的态度;在丧葬仪式上,人们也会表现出俨肃的举止。
- 故事起源
- 俨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礼仪和仪容仪表,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和仪式上。俨肃一词就是形容人在这些场合中庄重肃穆的态度和举止。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在重要的场合上,他总是保持着俨肃的态度。2. 他的举止庄重肃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庄重肃穆”的意思相关的场景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自己在参加一场正式的仪式,需要保持庄重肃穆的态度和举止,这样就能记住俨肃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俨肃相关的成语,例如“庄重”、“肃穆”等。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升旗仪式上,我们要保持俨肃的态度。2. 初中生:他在班级会议上发言时,总是显得非常俨肃。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都穿着整齐庄重,举止俨肃。4. 大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时,我们需要展示出俨肃的学术态度。5. 成年人:在正式场合上,我们要注意保持俨肃的仪态,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