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要言妙道常用于形容人的说话或写作方式,特别是在需要简明扼要地表达观点、解释问题或阐述理论时。它适用于各种场合,如演讲、写作、辩论等。
- 例句
- 1. 他的演讲总是能够用要言妙道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解释得非常清楚。2. 这篇文章写得简练而又有深度,真是要言妙道的典范。
- 基本含义
- 指表达言辞简练,措辞巧妙的技巧和方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要言妙道相关的成语,如“言简意赅”、“妙笔生花”等,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言妙道地回答问题,不要啰嗦。2. 初中生:在写作文时,我们应该运用要言妙道的技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3. 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要言妙道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之一,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言妙道的能力对于准确表达研究成果至关重要。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昭公问左丘明:“如何才能使人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左丘明回答:“言之有物则明,言之有理则聪,言之有言则巧,言之有辞则妙。”昭公对此赞叹不已,认为这就是要言妙道。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要言妙道”分成两部分记忆。首先,要记住“要言”,可以联想成“重要的话语”,强调言辞的重要性;其次,要记住“妙道”,可以联想成“巧妙的方法”,强调表达方式的巧妙性。这样,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成语“要言妙道”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要”、“言”、“妙”和“道”。
- 词语解释
- yào yán miào dào ㄧㄠˋ ㄧㄢˊ ㄇㄧㄠˋ ㄉㄠˋ
要言妙道
切要而精微的言谈理论。 汉 枚乘 《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説而去也。” 汉 枚乘 《七发》:“使之论天下之释微,理万物之是非。 孔 老 览观, 孟子 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属得疾小愈困卧无聊戏作以自释》词:“口不能言臆对,虽 卢扁 、药石难除。有要言妙道,往问 北山 愚。”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