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木渐的词语解释
木渐的意思
拼音:mù jiàn    注音:ㄇㄨˋ ㄐㄧㄢˋ
使用场景
木渐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心灵变化,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逐渐变得冷漠、不再关心他人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历了一些打击或挫折后,逐渐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例句
1. 他曾经是个热心肠的人,但是经历了那次失败后,他变得木渐起来,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不再关心了。2. 长时间的痛苦和困境使他的心灵逐渐变得木渐,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份热情了。
基本含义
逐渐变得冷漠或不关心。
基本解释

谓树木向上生长。语出《易·渐》:“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后因以“木渐”比喻君子以道义为根基,德业日新。 汉 扬雄 《法言·学行》:“请问‘木渐’。曰:‘止於下而渐於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 李轨 注:“止於下者根本也,渐於上者枝条也。士人操道义为根本,业贵无亏;进礼学如枝条,德贵日新。”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研究其他描述人的心灵变化的成语,例如“冷若冰霜”、“心如止水”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的变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心变得木渐了,再也不和我们一起玩了。2. 初中生:经历了那次失败后,他的心灵逐渐变得木渐,不再关心学习了。3. 高中生:这个社会的竞争让很多人的心灵变得木渐,不再对他人的困境感到同情和关心。4.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心灵不要变得木渐,要保持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木渐”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据说,木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卷十六·刘二牧传》:“心决如木,渐无所感。”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心灵变得像木头一样迟钝,逐渐失去了感受力。后来,人们将其作为成语使用。
记忆技巧
记忆木渐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成“木头渐渐”,表示一个人的心灵变得像木头一样迟钝。可以想象一个木头的形状,然后想象它逐渐变得冷漠、不关心周围的事物。
词语结构
木渐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木渐是由“木”和“渐”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木”表示木头,比喻心灵变得迟钝,不再敏感;“渐”表示逐渐,表示这种变化是渐渐发生的。木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指的是人的心灵逐渐变得冷漠或不关心。
(0)
诗文中出现“木渐”的诗词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三

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

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0)

田园杂咏八首·其八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云扉。

诗书敦夙好,花鸟契初衣。

木渐成林,芝兰复菲菲。

眷然媚幽独,行歌冥是非。

栖栖故园春,岁月共相依。

衣食节吾用,俯仰奚所希。

已矣归去来,聊以观化机。

(0)

登清凉台寺

江南江北许多山,到处登临得凭栏。

木渐丹霜有信,怒涛冲岸水生寒。

倦游半世乌三匝,往事千年指一弹。

落日正西催上马,依依回首问长安。

(0)

水调歌头·其三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

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0)

十方禅院

何处堪消夏,非山即水乡。

树深浑欲暝,花近反无香。

欲晚波难绿,迎秋木渐苍。

市哗原未远,烟景乃微茫。

(0)

拟古七十首·其十九潘黄门岳述哀

忽忽寒将徂,冉冉春欲至。

寒徂复留恋,春至胡濡滞。

庭除无双迹,帷枕有孤涕。

犹残流黄机,上绣鸳鸟翅。

微音长辞听,手泽时流视。

行云仍恍忽,明月但髣髴。

恨彼伺晨鸟,精爽惊梦寐。

白日阙冥车,子来既不易。

黄泉稀生轨,予往将安至。

踯躅墟墓间,纵横窜狐魅。

木渐以拱,朽骨焉所恃。

余发既种种,时来能无会。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