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自奉俭省。《晏子春秋·问上十四》:“为君节养,其餘以顾民,则身尊而民安。” 张纯一 校注:“君自养俭,苟有餘财,尽以眷念於民而施之。”
- 基本含义
- 节约并保养,指合理利用资源并注重身体健康。
- 详细解释
- 节养是由“节”和“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节指节约、节俭,养指保养、养护。节养的含义是指在生活中节约资源,同时注重保养身体,保持健康。
- 使用场景
- 节养常用于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注重养生,保持身体健康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汉书·张敞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张敞节俭的生活。张敞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官员,他非常节俭,生活简朴,不浪费一丝一毫。他的节俭为后人所称道,成为了节养的典范。
- 词语结构
- 节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节”和动词“养”组成。
- 例句
- 1. 她一直坚持节养的生活方式,从不浪费任何东西。2. 老师告诫学生要节养身体,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节养”与节约和养生联系起来。想象自己节约资源、保养身体的形象,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节约”、“养生”等。同时,可以了解一些关于环保和健康生活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节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节养水资源,不浪费水。2. 初中生:为了保持健康,我们要注重节养身体,多锻炼。3. 高中生:学习期间,要注意节养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