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píng zōng làng jì ㄆㄧㄥˊ ㄗㄨㄙ ㄌㄤˋ ㄐㄧˋ
萍踪浪迹(萍蹤浪跡)
◎ 萍踪浪迹 píngzōng-làngjì
(1) [have no fixed abode because of constant traveling] 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明· 徐霖《绣襦记》
(2) 亦作“萍踪梗迹”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在外漂泊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或事业。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没有固定工作或住处的人,或者形容某个人在外奔波劳累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句话:“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泽于民,是謂萍踪。”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志向高远,立足于道德,游走于各种艺术之中,以造福于人民,这样才能称为“萍踪”。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成语“萍踪浪迹”,用来形容人在外漂泊流浪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萍踪浪迹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萍踪”是形容词短语,表示“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浪迹”是名词,表示“在水面上漂浮”。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容人在外漂泊流浪的意思。
- 例句
- 1. 他从小就没有固定的住处,一直萍踪浪迹。2. 那个艺术家一生都在各地巡回演出,可以说是萍踪浪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像一片浮萍,漂泊在水面上,没有固定的居所。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萍踪浪迹”相关的成语,如“无家可归”、“四海为家”等,来拓展对流浪漂泊的理解和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小鱼萍踪浪迹,最后它找到了自己的家。2. 初中生:在我爸爸的工作需要经常搬家,我们一家人就像萍踪浪迹一样,没有固定的居所。3. 高中生:我打算毕业后去流浪一段时间,体验一下萍踪浪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