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持身常常用于教育和劝导的场景中,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可以用来告诫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被诱惑和贪婪所迷惑。同时,它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保持自己的身份和尊严,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不屈服。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你要时刻持身,不受贪污和腐败的诱惑。2. 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能够持身,不屈服于逆境。
- 基本含义
- 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 基本解释
◎ 持身 chíshēn
[exercise proper restraints] 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
持身严格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修养和自律相关的成语,如“自律”、“守身如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做到持身,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时刻持身,不抄袭作业,不作弊考试。3. 高中生:面对诱惑,我们要能够持身,不沉迷于手机和游戏,专心学习。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持身,不参与违法乱纪的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 成年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都应该持身,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则关于持身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淮阴侯刘邦在起兵反抗秦朝时,他的弟弟刘仲甫想要投降秦朝,但刘邦坚决不同意,并告诉他:“持身以正,何患无位?”意思是说,只要保持自己的品行正直,就不必担心没有地位和尊严。
- 英文翻译
1.[书] (要求自己) conduct oneself (properl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持身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岩石上,周围有许多诱惑的风景和事物,但你要坚守在岩石上,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被诱惑所动摇。
- 词语结构
- 持身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持”是动词,意思是持有、保持;“身”是名词,意思是身体、人身。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意义丰富的成语。
- 详细解释
立身;修身。《列子·说符》:“ 子列子 学於 壶丘子林 。 壶丘子林 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汉 刘向 《说苑·杂言》:“怵於待禄,慎於持身。” 宋 苏轼 《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於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 《淘金记》二一:“这个从来点滴不沾、持身严格的半老妇人,喜欢喝点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