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贫穷的官吏。 宋 张孝祥 《抚州陈知府启》:“贫吏乾没,既不哀杼柚之空;齐民无聊,皆去为囊橐之盗。” 明 李开先 《东皋魏省祭合葬墓志铭》:“ 东皋 之寧为此而勿为彼者,盖公心直道,不忍少变,兼知贪墨一点,终身洗之不浄也;为贫吏、廉吏,胜似贪吏、富吏多矣。”
- 基本含义
- 指贫穷的官员。
- 详细解释
- 贫吏是由“贫”和“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贫指贫穷,吏指官员。贫吏指的是贫穷的官员,即指经济困难的官员。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官员贫穷,经济拮据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贫穷的官员勤奋好学,尽职尽责。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鲁国有一位贫穷的官员,他虽然贫苦,但非常勤奋好学,尽职尽责。因此,他被称为“贫吏”。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虽然是个贫吏,但一直勤奋好学,尽职尽责。2. 这位贫吏虽然经济困难,但他为人正直,深得人们的尊敬。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贫吏”与贫穷的官员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穷官富民”、“清廉寡欲”等,扩展对于官员的描述和评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贫吏虽然穷,但他一直努力工作,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2. 初中生:虽然他是个贫吏,但他为人正直,没有受到金钱的诱惑。3. 高中生:这个贫吏虽然经济困难,但他非常勤奋好学,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4. 大学生:贫吏代表了一种官员的形象,他们应该尽职尽责,不贪污腐败,为人民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