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切论的词语解释
切论的意思
拼音:qiē lùn    注音:ㄑㄧㄝ ㄌㄨㄣˋ
基本解释

激切的议论。 宋 真德秀 《跋二吴公帖》:“盖 正肃 参大政,时朝列多君子,虽危言切论,数与小人忤,坐是不果相,然始终宠遇不少衰。”

基本含义
指言辞切中要害,切中要害地论述问题。
详细解释
切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切”意为切中,第二个字“论”意为论述。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言辞切中问题的要害,能够准确地论述问题的本质。它强调了在表达观点和论述问题时,要集中于关键点,不偏离主题,以达到准确、精辟的效果。
使用场景
切论常用于形容言辞或论述精准、中肯,能够直指问题的本质。可以用于各种辩论、演讲、写作等场合,特别适用于需要准确表达观点和论述问题的情境。
故事起源
关于切论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重视言辞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思想。
词语结构
切论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简练明了。
例句
1. 他的演讲总是能够切论问题的核心。2. 这篇文章切论了当前社会问题的实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切论这个成语:1. 将“切”字与“切中要害”联系起来,表示准确地击中问题的关键点。2. 将“论”字与“论述问题”联系起来,表示准确地论述问题的本质。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切论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切中要害”、“言之凿凿”等,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解释总是能够切论问题的核心。2. 初中生:这篇作文切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高中生:他的演讲切论了社会问题的实质。4. 大学生:这本书切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
诗文中出现“切论”的诗词

申伯和篇举叔易自代叔诗复推申伯要之二子皆当由此科取重名于世恨吾资妄高不得偕二子鸣跃其间复次前韵以兼勉之

古来豪杰收殊科,眇然鸾凤亦可罗。

汉唐选举最为盛,我宋得士良已多。

危言切论动天壤,陆离剑佩冠巍峨。

至今凛凛有生气,岂与草木同销磨。

自从罢举乐软美,驯致黠虏窥关河。

翠华两宫狩沙漠,叠鼓万里翻鲸波。

睿明感愤复旧制,欲起士气宁兵戈。

多材好学如二子,辞此其奈制举何。

青钱万选当万中,善射不复言公他。

勉将忠谠助休运,嗟我老矣真蹉跎。

(0)

观杨忠悯公《谏马市》、《劾严嵩》二疏草稿真迹题后

短檠照几光明灭,展卷森森竖毛发。

草书蜿蜒龙蛇走,行间尽是忠臣血。

我昔读《明史》,最伤忠悯公。

少小杂牧竖,遭际如龙逢。

前疏激切论马市,后疏慷慨弹奸嵩。

内外贼,罪难掩。立仗马,鸣不敢。

进谏何须獬豸冠,保身不借蚺蛇胆。

愁云惨雾泣鬼神,下笔那顾丞相嗔。

愤同当道埋轮使,勇过彤庭折槛人。

至今后嗣秘遗稿,三百年来尚完好。

《钤山堂集》费雕镌,零落人间有谁宝。

岂无孝子与慈孙,翻悔虚声灭不早。

公之诗文亦擅长,煌煌天语为褒扬。

即教此卷化乌有,千载大名在人口。

我观公书如公存,巫咸不用招忠魂。

论事岂同争坐位,运腕直肖颜平原。

肃衣再拜展私敬,为公纸墨亦堪庆。

寄语庸庸碌碌徒,此间不许题名姓。

(0)

三直行

秋霜蔽野冥鸿飞,琅玕不实朱凤饥。

浮云北来魏阙迥,忧国流涕荒江垂。

忆昔中朝树风烈,闽海峥嵘起魁杰。

三贤接迹冠惠文,四海直声闻补阙。

高要俶傥神骨奇,辞气侃侃无龌咿。

抗言剀切论灾异,天子动色为嗟咨。

晋江通经意淳厚,击断群蒙勤纳牖。

排天一上张纲书,勋戚闻风皆敛手。

临桂执节何觥觥,雅歌骏肃韶钧鸣。

每当慷慨引大体,能以委曲通精诚。

天门荡荡不可测,左龙右虎环紫极。

优容屡荷皇天鉴,献纳终惭侍臣职。

殿前清要难久居,先后归间谢朝籍。

拂衣去矣来何时,瞻望皇居意凄恻。

呜呼黯鲍不易得,台端列柏无颜色。

八闽之山窈然深,岭南瘴雨横层阴。

苍梧日落黯万里,漓江水碧寒沈沈。

使人忆此生愁心,海边烟尘暗乡县,黔首流离困徵缮。

昨闻河洛又苦旱,况复西陲尚酣战。

至尊侧席谁分忧,经济实赖群臣谋。

虞翻去国岂终老,机生被放行见收。

时危志节徒激厉,叹我欲济无方舟。

还朝建策望公等,焉得云卧甘林丘。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一四宋文贞公

抗颜伪武,合志闻元。挺挺谔谔,切论危言。

清介之守,刚正之气。卓哉相业,吁其难继。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