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夷迹的词语解释
夷迹的意思
拼音:yí jì    注音:ㄧˊ ㄐㄧˋ
使用场景
夷迹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战争、灾难后的景象,可以用于写景、抒发情感、描绘历史事件等方面。
例句
1. 战争过后,这个城市只剩下了一片夷迹。2. 大地震过后,废墟中只有几根柱子还留存着夷迹。3. 灾难过去后,人们开始重建家园,努力消除夷迹。
基本含义
毁坏痕迹,残迹。形容战争或灾难后所留下的破败景象。
基本解释

绝迹。《弘明集·正诬论》:“佛之所以夷跡於 中岳 ,而曜奇於西域者,盖有至趣,不可得而缕陈矣。”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学习其他与战争、灾难相关的成语,如“残兵败将”、“烽火连天”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战争和灾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过后,村庄变成了一片夷迹,没有了房屋和树木。2. 初中生:地震过去后,我们看到了许多夷迹,人们的家园都被摧毁了。3. 高中生:战争留下的夷迹令人心痛,我们应该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
故事起源
夷迹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年》。昭公二十年,晋国与齐国发生战争,晋国战败,齐国入侵晋国,烧毁了晋国的都城。当齐军撤退后,晋国国君回到都城,只见到满目疮痍,房屋倒塌,百姓无家可归。于是,昭公感慨地说:“吾恐后世之议论,不以齐之行,以吾之夷迹也。”从此,夷迹成为形容战争或灾难后所留下的破坏景象的成语。
记忆技巧
记忆夷迹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战争或灾难过后的景象,破坏的痕迹遍布,形成了夷迹。
词语结构
夷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夷”指的是毁坏,破坏,“迹”指的是痕迹,残余。
详细解释
夷迹是指战争、灾难过后所留下的破坏痕迹或残余物。这个成语形容战争或灾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破坏和苦难,表达了对战争和灾难的深深忧虑和痛心。
(0)
诗文中出现“夷迹”的诗词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

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

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

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

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

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

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0)

观陈希夷先生真及墨迹·其一

未见希夷真,未见希夷迹

止闻希夷名,希夷心未识。

(0)

观陈希夷先生真及墨迹·其二

及见希夷迹,又见希夷真。

始知今与古,天下长有人。

(0)

西兴秋渡

秋涉试褰裳,风回海气凉。

涛飞鸥外雪,林缀菊前黄。

司马游何惬,鸱夷迹未荒。

山阴劳梦想,迟晚得津梁。

(0)

壬戌仲春隆庆因老留上蓝与琏老往还余续至相过浃旬言别

山立堂堂古白眉,一龙一象殿江西。

春秋多寡弟兄是,朝暮往还宾主谁。

藤坐蒲团邀二妙,其间著我成三笑。

无夏无夷迹自融,不儒不释心相照。

远公送出如欲留,陶令辞行如欲休。

殊觉上蓝今胜践,少分前辈旧风流。

(0)

壬戌仲春隆庆因老留上蓝与琏老往还余续至相

山立堂堂古白眉,一龙一象殿江西。
春秋多寡弟兄是,朝暮往还宾主谁。
籐坐萍团邀二妙,其间着我成三笑。
无夏无夷迹自融,不儒不释心相照。
远公送出如欲留,陶令辞行如欲休。
殊觉上蓝今胜践,少分前辈旧风流。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