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常在的词语解释
常在的意思
拼音:cháng zài    注音:ㄔㄤˊ ㄗㄞˋ
使用场景
常在一起可以形容亲密的朋友、亲人或者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形容工作合作密切的同事、伙伴之间的关系。
例句
1. 他们是常在一起的好朋友。2. 他们夫妻俩工作在同一家公司,所以常在一起。
基本含义
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基本解释

(1).长久存在。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遯》:“天之所予,福禄常在。”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 宋 刘子翚 《次韵陈成季郡会》:“惜花意欲春常在,对酒年来饮不多。”
(2).道家脾神名。《云笈七籤》卷十一:“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
(3).仙人名。《列仙全传》卷九:“ 李常在 , 蜀 人,少治道术,人累世见之。”
(4). 清 代宫女的名号。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列宫》:“常在、答应,案《会典》有此二称,位在贵人之下。盖未有爵秩,仅供使令,犹 前汉 之家人子, 后汉 之宫人、采女是也。”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形影不离”、“日久天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常在一起玩耍。2. 初中生:他们班上的同学常在一起学习。3. 高中生:我们班的学习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4. 大学生:我们宿舍的室友常在一起聊天打游戏。5. 成年人: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常在一起开会讨论工作事项。
故事起源
常在一起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孟子·告子下》:“常在河之洲,而不知其中之鱼。”这里的“常在河之洲”表示经常在河的洲岛上,而不知道其中的鱼。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形容经常在一起的关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的场景,比如一对好朋友一起玩耍或者一对夫妻一起工作,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常在一起的结构是“常 + 在 + 一起”。
详细解释
常在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经常在一起或者时常在一起。常在一起的人或者物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相互之间经常见面或者接触。
(0)
诗文中出现“常在”的诗词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0)

入定观音

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

(0)

雨伞

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

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

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

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0)

自性真佛解脱颂

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魔。

邪见之人魔在舍,正见知人魔则过。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忽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

性中但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悟顿教门,悟即眼前见世尊。

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须自修。

今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见大悠悠。

(0)

悠然阁

高阁凭虚起,登临兴甚长。

江流春渺渺,树色晓苍苍。

原隰鱼鳞布,峰峦鸟翼张。

云来兼北极,雨过及南荒。

地大遗民富,时清致理康。

南山常在望,怀古意难忘。

(0)

少年将

翩翩马上带双鞭,宝剑珠袍美少年。

番直每从双阙下,射雕常在万人先。

传来鬼谷兵书秘,演得鱼丽陈势全。

为问防秋老边将,白头曾未上凌烟。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