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刻论的词语解释
刻论的意思
拼音:kè lùn    注音:ㄎㄜˋ ㄌㄨㄣˋ
使用场景
刻论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言辞中恶意中伤他人,特别是在批评、评论或争论的场合中。它可以用来揭示某些人以攻击他人为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句
1. 他经常使用刻论的手段来攻击他人,导致他在社交圈子中失去了很多朋友。2. 这个政治家善于用刻论来攻击对手,以便在选举中获得更多的支持。
基本含义
指刻意诋毁、攻击别人的言辞。
基本解释

苛刻地评论。 清 周亮工 《与吴冠五书》:“论既正,又足以痛快人心,似不当刻论之矣。”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刻论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其他批评形式,如讽刺、讥讽等。你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刻舟求剑、剖析、咄咄逼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刻论的方式批评了我的作文,让我觉得很难过。2. 初中生:老师用刻论的言辞批评了我的考试成绩,让我感到很受伤。3. 高中生:他在辩论赛中使用了刻论的手段,击败了对手。4. 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刻论的言辞,而是以理性和客观的方式表达观点。
故事起源
刻论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史记·刺客列传》中。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名叫韩非的哲学家被请到秦国的宫廷,他在那里通过批评和讽刺来刺激国王思考问题。然而,韩非的言辞被一些人认为是刻意中伤他人,于是他们用“刻论”来形容韩非的言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刻论这个成语:1. 将刻论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刻和论。刻可以联想到刀,论可以联想到讨论。将刀和讨论联想在一起,可以形象地理解刻论的含义,即用言辞刺伤别人。2. 刻论的发音类似于“克论”,可以将其与“克服困难”进行联想,表示通过攻击他人来克服困难。
词语结构
刻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详细解释
刻论是由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批评形式演变而来的成语。它源自于《史记·刺客列传》,原指刻意地攻击、诋毁他人的言辞。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某些人故意中伤他人,以达到某种目的。
(0)
诗文中出现“刻论”的诗词

龙游徐偃王庙

拘儒谈往事,百鸟同一咮。

尽信则无书,故牒何足究。

穆满方耄荒,四海茕在疚。

累囚盈犴狴,飞龙跃天厩。

当时徐偃王,坎阱引手救。

诸侯尽东来,玉帛已辐辏。

德化亦既阐,大业偶不就。

后儒肆刻论,竟遗万年臭。

昔人更有说,要足订差谬。

殷扈以义亡,徐偃以仁覆。

此论吾所凭,名实正相副。

周宣詟淮夷,自将耀戈胄。

当时岂乏材,不敢任指嗾。

可知徐方民,历久不忘旧。

功罪三古前,是非千䙫后。

聃、董异见闻,竹册有遗漏。

子长生未晚,文献有所授。

世家编田齐,犹有宰我陋。

何况今之人,毁誉迭相构。

(0)

无题·其三

毁家纾难作王民,铁马金戈剩此身。

寄语多金文弱士,莫将成败刻论人!

(0)

落花十首·其二

莫向枝头顷刻论,春光一等付郊园。

纷纷开落无穷恨,只有青松自感恩。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