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外表美丽、气质高雅,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外观华丽、精美。
- 例句
- 1. 她穿着一袭红色旗袍,龙章凤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2. 这幅画的色彩斑斓,画面龙章凤姿,给人一种奇妙的艺术享受。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容貌、姿态或品质优美出众,具有高贵、典雅的风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龙和凤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他与美丽、高雅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舞姿优美,就像龙章凤姿一样。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服装设计真是龙章凤姿,非常精美。3. 高中生:他的演讲风度翩翩,展现出了龙章凤姿的气质。4. 大学生:她的书法作品字体端庄秀丽,具有龙章凤姿的风范。5. 成年人:他的仪表端庄大方,给人一种龙章凤姿的感觉。
- 故事起源
- 成语“龙章凤姿”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文人谢灵运的《文心雕龙·凤凰赋》中,原文是“凤姿龙章”。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龙章凤姿”。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龙章凤姿”与龙和凤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龙的雄伟和凤的美丽,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 词语解释
- lóng zhāng fèng zī ㄌㄨㄙˊ ㄓㄤ ㄈㄥˋ ㄗㄧ
龙章凤姿(龍章鳳姿)
谓风采不凡。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 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刘孝标 注引《嵇康别传》:“ 康 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宋 苏轼 《张安道乐全堂》诗:“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