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蛊虫的词语解释
蛊虫的意思
拼音:gǔ chóng    注音:ㄍㄨˇ ㄔㄨㄙˊ
基本解释

(1).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晋 末, 荆州 久雨,粟化为蛊虫害人。”
(2).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宋书·顾觊之传》:“时 沛郡 相县 唐赐 往比邨 朱起 母 彭 家饮酒还,因得病,吐蛊虫十餘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蛊虫》﹝集解﹞引 陈藏器 曰:“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虾蟇蛊虫,虾蟇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

基本含义
指邪恶的势力或思想,比喻腐蚀人心的东西。
详细解释
蛊虫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秋水》一章中。蛊虫一词原指古代巫术中的一种毒虫,可以用来蛊惑他人。后来,蛊虫逐渐引申为指邪恶的势力或思想,比喻腐蚀人心的东西。成语“蛊虫”常用来形容一些邪恶的势力或思想对人们产生的腐蚀作用。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邪恶势力、腐蚀思想等对人们的影响。可以用来指责某些势力或思想具有毒害性,引起人们的警惕。
故事起源
据《庄子·外篇》记载,昔日有一位名叫葛洪的人,他通过巫术将毒虫放入美酒之中,然后散发给他人饮用。这种毒虫可以使人们的心智受到腐蚀,从而被他操控。后来,人们将这种邪恶的势力比喻为“蛊虫”。
词语结构
主谓式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言论充满了蛊虫,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话。2. 这些邪教组织传播的都是蛊虫,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恶劣影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蛊虫这个形象,想象一个邪恶的势力或思想在人们心中腐蚀的过程,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蛊虫这个概念的理解,如“蛊惑人心”、“妖言惑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蛊虫是一种邪恶的虫子,会腐蚀人们的心。2. 初中生:网络上有很多蛊虫,要警惕不要被它们腐蚀了思想。3. 高中生:有些政治势力散布的言论充满了蛊虫,要保持清醒的头脑。4. 大学生: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不受蛊虫的影响。
(0)
诗文中出现“蛊虫”的诗词

永贞行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

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

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

公然白日受贿赂,火齐磊落堆金盘。

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

国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许庸夫干。

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

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鲧死羽。

四门肃穆贤俊登,数君匪亲岂其朋。

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

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

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

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

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

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徵,嗟尔既往宜为惩。

(0)

龙岩州除夕醉后赋长句三首时将赴漳泉诸郡·其三

吾悲夫闽山之竹,何不大者为屋椽,细者为篙为钓竿。

而乃编排架结成竹轿,载客兀兀攀岩峦。

使我身如鹰与鹯,摩云一日千回盘。

盘盘岭路走不尽,龙岩南去沧瀛近。

火维地荒土俗恶,飓风蜑雨早晚作。

山有魈魅水鲛鳄,土人以岛屿为安居,格斗为笑乐。

嗟我何为去栖托,况闻蛊虫群飞金蚕长。

瘴风吹作兰花香,使人中此愁肝肠。吁嗟乎!

人间岂无吾故乡,曷不遄归盘与阊。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