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诵数的词语解释
诵数的意思
拼音:sòng shù    注音:ㄙㄨㄙˋ ㄕㄨˋ
基本解释

(1).反复诵读。《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今日之时文,有非诵数时文所得者乎?”
(2).引申为记诵、背诵。 宋 王珪 《议贡举庠序奏状》:“又诸科徒专诵数之学,无补于时。”《宋史·选举志一》:“而四方执经艺者专于诵数,趋乡举者狃于文辞,与古所谓‘三物宾兴,九年大成’,亦已盭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黜罢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惰之兵。”

基本含义
诵读数字,指默诵或背诵数字。
详细解释
诵数是指默诵或背诵数字,特指默背或背诵算术题中的数字。这个成语中的“诵”是默念、背诵的意思,“数”是数字的意思。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默算或背诵数字的动作。可以用在学习数学或背诵数字的场景中。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于古代的教育方式。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计算工具,所以需要通过默算或背诵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运算。因此,人们会诵读数字来进行运算。
词语结构
成语“诵数”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诵”和“数”。
例句
1. 他能够迅速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原来是因为经常诵数练习。2. 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需要诵数来帮助我们记住数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反复默诵或背诵数字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学习数学或背诵数字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数学相关的成语,如“计数”、“数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诵数,他们很认真地默念着数字。2. 小学生们在数学课上要诵数,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数字。3. 高中生在准备数学考试时,会经常诵数来提高计算速度。
(0)
诗文中出现“诵数”的诗词

景易读书潮连赋此勖之

日往则月来,东西若推磨。

及时愿有为,何啻短檠课。

强者能进取,不能空坠堕。

四书与六经,千古道在那。

愿汝勤诵数,一读一百过。

嗟予老且病,终日面壁坐。

古称有志士,读书万卷破。

如何百年内,能者无一个。

书生赴场屋,势若疾风柁。

不悟进为退,反言勇者懦。

吾闻邵康节,撤席废眠卧。

又闻范仲淹,画粥充饥饿。

砥柱屹中流,有力始能荷。

汝患志不立,不患名不大。

师友为汝资,薪水为汝助。

黾勉在朝夕,用为老夫贺。

(0)

减字木兰花·其七

不能者止。百念灰心无所喜。暖日和风。

手把奇文诵数通。老来怯酒。欲保残生期养寿。

少恕予何。近日衰翁病觉多。

(0)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其三

䰒松睡起揽诗编,信手翻来诵数篇。

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0)

遣兴次前韵

斫水蕲断流,捻盐宁疗渴。

区区守荒学,笼鸟眩樊遏。

向来麋鹿姿,祇可樵牧活。

始其事诵数,魄似穷鬼夺。

文字取憎疾,见谓蜩螗聒。

回首辈行人,班剑或朝谒。

方嗟沈带减,正坐河鱼孽。

分无青云上,但有枯策阅。

峨峨指顶地,群口免骚屑。

醪敷儿为供,蜜脾手亲割。

敝帚非世用,槁梧取己说。

非君莫逆者,此怀谁与说。

反求每日诳,百行收一节。

西来倾藁册,又满三百叶。

暮年了无得,付子镜中雪。

(0)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其三

秀句清圆掩百家,锦心幽思定餐霞。

风骚谁敢窥严律,诵数惟应满洛叉。

已有文名肩杜曲,却怜羁旅赋彭衙。

自嗟下里陪高唱,羞说花时鼓子花。

(0)

减字木兰花·不能者止

不能者止。
百念灰心无所喜。
暖日和风。
手把奇文诵数通。
老来怯酒。
欲保残生期养寿。
少恕予何。
近日衰翁病觉多。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