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时谓老师去世,弟子守丧,身无丧服而心存哀悼。《礼记·檀弓上》:“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郑玄 注:“心丧,戚容如父而无服也。”《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门人 上党 冯胄 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晋 挚虞 《师服议》:“自古弟子无师服之制,故 仲尼 之丧,门人疑於所服, 子贡 曰:‘昔夫子丧 颜回 ,若丧子而无服,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遂心丧三年。此则怀三年之哀,而无齐衰之制也。” 清 黄景仁 《寒夜检邵叔宀师遗笔》诗:“三年谁与共心丧,旧物摩挲泪几行!”
(2).泛指无服或释服后的深切悼念,有如守丧。《晋书·傅玄传》:“ 世祖武皇帝 虽大孝烝烝,亦从时释服,制心丧三年。至於万机之事,则有不遑。”《新唐书·于志宁传》:“公主身服斩衰,服可以例除,情不可以例改。心丧成婚,非人情所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尚书 夫妇痛哭倍常,认作亲生父母,心丧六年。”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一》:“虽不服其服而有其实者谓之心丧。”
- 基本含义
- 形容极度伤心、失望、沮丧的心情。
- 详细解释
- 心丧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心”指人的内心,表示情感;“丧”指失去,表示沮丧、失望的状态。心丧形容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失望。
- 使用场景
- 心丧常用于形容遭遇挫折、失去亲人、受到打击等情况下的心情。例如,当你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时,你会感到心丧;当你亲人去世时,你会感到心丧;当你遭受背叛或失败时,你也会感到心丧。
- 故事起源
- 关于心丧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诗词。在古代的诗词中,经常使用心丧来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失望。
- 词语结构
- 心丧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心”和“丧”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失去工作后,他整天都感到心丧如死。2. 她听到他的背叛消息后,心丧如灰,再也无法相信爱情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心丧这个成语:1. 将心丧分解成两个部分:心和丧。心代表内心情感,丧代表失去。将这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当你失去某个重要的东西时,你的内心会变得极度伤心和失望,这就是心丧的含义。2. 可以将心丧与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比如心碎、心痛等,这些成语都与内心的痛苦有关,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心丧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心丧的含义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心痛、心碎、心灰意冷等。这些成语和词语都与内心的痛苦和失望有关,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心丧如死。2. 初中生:我最好的朋友搬走了,让我感到心丧。3. 高中生:看到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心丧如灰,不知道还有什么意义。4. 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心丧如海,无法找到方向。5. 成年人: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和挫折,心丧如焚,但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