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盲目追随他人意见的人,以及形容没有主见、没有决策能力的人。
- 例句
- 1. 他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附舟随波逐流。2. 这个团队缺乏领导者,成员们都只是附舟而已。3. 不要成为那些只会附舟的人,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 基本含义
- 指乘船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
- 基本解释
搭船。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越情·不责僮婢》:“乡老欲归,不得已,解衣自棹。偶道上一人欲附舟,呼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及其他与个人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相关的成语,如“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成为一个只会附舟的人,我要有自己的主见。2. 初中生:他们班上的很多学生都是附舟的,总是盲目追随别人的意见。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都只是附舟,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附舟随波逐流。
-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位聪明的人,他在乘船航行时,并不依赖船的存在,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航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而不是盲目追随他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附舟”这个词语的发音,想象一个人附着在船上,随波逐流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附”表示依附、附着,宾语“舟”表示船。
- 详细解释
- 成语“附舟”源自《庄子·齐物论》:“舟行航海,不以船为舟。”意为乘船航行时,并不依赖于船。这个成语形容人没有主见,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决策能力,完全依赖他人的意见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