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静穆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庄严肃穆的场所或氛围,比如寺庙、纪念堂、墓地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内心平静安宁,比如在冥想、禅修或者丧失亲人时。
- 例句
- 1. 整个寺庙都弥漫着静穆的氛围。2. 在纪念堂里,人们都保持着静穆的态度。3. 他的心境非常静穆,看起来很平静。
- 基本含义
- 指环境宁静,氛围庄重肃穆。
- 基本解释
◎ 静穆 jìngmù
[solemn and quiet] 安静而严肃
神情静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静穆相关的成语,比如“庄重肃穆”、“静谧祥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进入寺庙的时候,感受到了一股静穆的氛围。2. 初中生:在纪念堂里,人们都保持着静穆的态度,不发出任何声音。3. 高中生:他的心境非常静穆,不受外界的干扰。
- 故事起源
- 静穆这个成语的来源不太明确,但是它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在寺庙或祠堂中祭祀祖先或者参拜佛祖,这些场所通常都是安静肃穆的。因此,静穆这个成语就形容了这些宗教场所的氛围。
- 英文翻译
1.solemn and quie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静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寺庙中,环境非常安静,心境非常平静,这样就能够记住静穆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静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静”和“穆”组成。
- 详细解释
(1).安静,平静。 清 费密 《姑苏洞庭山》诗:“天气颇静穆,理檝冒晨雾。” 鲁迅 《<野草>题辞》:“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叶圣陶 《小蚬的回家》:“四望村树云物,都沉浸在清朗静穆的空翠里。”
(2).冲和恬淡,渊默自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桑 为人静穆自喜,日再出,就食东邻,餘时坚坐而已。”
(3).文静娴淑,不苟言笑。 冰心 《去国·两个家庭》:“六年不见, 亚茜 更显得和蔼静穆了。”
(4).安静肃穆。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 北平 的庄严肃静不允许狂喊乱闹,所以他的声音必须温柔和善,好去配合 北平 的静穆与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