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 勃海 鲍宣 妻者, 桓氏 之女也,字 少君 。 宣 尝就 少君 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宣 不悦……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 宣 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脩行妇道,乡邦称之。”后遂用为修行妇道、甘于贫苦的典故。 明 单本 《蕉帕记·闹婚》:“如梦。幸配 梁鸿 。喜齐眉燕尔,自甘提瓮。”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物行为愚蠢、无能,或者比喻人物行为拙劣。
- 详细解释
- 提瓮中的“瓮”是古代用来盛水或其他物品的容器,而“提”则是指提起的动作。成语中的“提瓮”原指提起瓮子,但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的行为愚蠢、无能或拙劣。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做事不慎重、不负责任,或者缺乏智慧和能力的人。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例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个人在河边提瓮打水,结果不小心瓮子掉入了河中,他却还在不停地提空瓮。别人看到后,觉得他的行为非常愚蠢和无能,因此就有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提瓮,做事毫无章法。2. 这个学生提瓮,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提着一个空瓮子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这个人的行为愚蠢,因为他没有意识到瓮子是空的,却还在不停地提。这样的场景会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提瓮”相关的成语,例如“提篮子”、“提壶”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愚蠢、无能或拙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数学考试中总是提瓮,做题都做错了。2. 初中生:她的英语水平很差,每次上台演讲都提瓮。3. 高中生:他在课堂上提瓮,从不认真听讲,成绩一直不理想。4. 大学生:这个同学在团队合作中总是提瓮,拖慢了进度。5. 成年人:他的管理能力很差,经常提瓮,导致项目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