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浴佛这个成语常常在佛教寺庙或佛教节日中使用。人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对佛教的信仰和敬重,或者形容自己在某种事情上表现出了非常虔诚的态度。
- 例句
- 1. 他每年都会去寺庙浴佛,表达对佛陀的虔诚。2. 在佛教节日上,信徒们纷纷前往寺庙浴佛。
- 基本含义
- 指在佛像前洗浴,以示虔诚。
- 基本解释
◎ 浴佛 yùfó
[a ceremony of washing figures of Buddha] 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这一天佛教徒用各种名香浸水洗佛像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佛教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的教义和历史,了解更多关于佛教的成语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年都会去寺庙浴佛,祈求健康和平安。2. 初中生:在佛教节日上,我们会一起去浴佛,感受宁静和虔诚的氛围。3. 高中生:浴佛是我对佛教的一种表达,我希望能够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故事起源
- 浴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佛教寺庙中的一种仪式。佛教徒在特定的佛教节日或重要场合,会用清水或花瓣洗浴佛像,以示虔诚和敬意。这个仪式被称为浴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浴佛”与洗浴佛像的仪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佛像前洗浴,以表达对佛陀的虔诚。
- 词语结构
- 浴佛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浴”和宾语“佛”组成。
- 详细解释
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用拌有香料的水灌洗佛像,谓“浴佛”。亦称“ 灌佛 ”。《后汉书·陶谦传》:“每浴佛,輒多设饮饭,布施於路。”《岁华纪丽·四月八日》“浴 释迦 ”注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荆楚 以四月八日,诸佛寺各设会,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 弥勒 下生之徵也。”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女童致语》:“瑞乞来翔,共纪生商之兆;羣龙下集,适同浴沸之辰。” 清 王策 《天香》词:“浴佛西庵,放生东寺,信步东西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