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櫂郎”。1.船夫。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诗:“静闻樵子语,远听棹郎謳。” 宋 杨万里 《峡山寺竹枝词》:“峡里撑船更不行,櫂郎相语改行程。”
(2).《汉书·佞幸传·邓通》:“ 邓通 , 蜀郡 南安 人也。以濯舩为黄头郎。 文帝 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推上天,顾见其衣尻带后穿。觉而之 渐臺 ,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见 邓通 ,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 邓 ,名 通 。邓犹登也, 文帝 甚説,尊幸之,日日异。”濯,同“ 櫂 ”。后因以“櫂郎”指 邓通 。并借喻佞幸小人。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马子才 《咏文帝》云:‘可怜一觉登天梦,不梦 商 巖 梦櫂郎。’”
- 基本含义
- 指勇敢、豪迈的男子,也可指船上的操船员工。
- 详细解释
- 棹郎原指在船上担任操船员工的勇敢男子,后来也用来形容男子的英勇豪迈。棹郎这个词语中的“棹”是指划船,而“郎”则是对男子的称呼。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男子勇敢无畏、豪迈豁达的品质。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男子的英勇豪迈,可用于赞美男子的勇敢精神和豪迈气概。也可以用来形容船员们在海上奋勇拼搏的场景。
- 故事起源
- 关于棹郎的故事并不详细,但这个成语可能源于中国古代船员的生活。古代的船员常常需要面对风浪,承担起船只的操控任务,因此“棹郎”这个词语也成为了赞美船员们英勇无畏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棹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棹”是动词,意为划船;“郎”是名词,指男子。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真正的棹郎,敢于面对困难。2. 这个队长是个棹郎,带领队员们勇往直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划船相关的动作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勇敢的男子在海上划船,英勇无畏地驾驶船只,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棹郎”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船员和航海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古代船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勇敢的棹郎,不怕困难。2. 初中生:这位队长是个棹郎,带领我们冲锋陷阵。3. 高中生:他是个真正的棹郎,敢于挑战困难和逆境。4. 大学生:作为棹郎,他勇往直前,追逐梦想。5. 成年人:他是个棹郎,敢于面对生活的风浪,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