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出言吐气的词语解释
出言吐气的意思
拼音:chū yán tǔ qì    
使用场景
出言吐气常用于形容说话有力、有声有色、有说服力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演讲者、辩论者或者教师等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表现。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出言吐气,让人印象深刻。2. 她在辩论赛中出言吐气,成功地说服了对方。3. 这位老师讲课出言吐气,让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基本含义
指说话有声有色,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说话、口才相关的成语,如“雄辩如流”、“口若悬河”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修辞手法和演讲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出言吐气,让我们都听得很认真。2. 初中生:他在班会上出言吐气,很快就说服了大家。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演讲出言吐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及以上:在论坛上,他的发言出言吐气,很有说服力。
故事起源
出言吐气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名叫张骞的人。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一位使者,他被派往西域进行外交活动。在他的外交任务中,他需要通过语言来与西域的各个国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张骞的口才非常出众,他的话语有力、有韵律,并且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因此,人们就用“出言吐气”来形容他的口才和说话的能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出言吐气”与说话有力、有声有色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大声说话,声音洪亮,充满力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词语结构
成语“出言吐气”的结构是“动词+动词+名词”。其中,“出言”表示说话的动作,“吐气”表示说话的声音和气势。
词语解释
chū yán tǔ qì ㄔㄨ ㄧㄢˊ ㄊㄨˇ ㄑㄧˋ

出言吐气(出言吐氣) 

犹言谈吐。指说话。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魏公 ﹞与国夫人 卢氏 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 孙子 ,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听他两个人出言吐气,也猜着是 黄达 了,假意上前来劝,只一枷,望 黄达 膀上打去。” 明 李贽 《寒灯小话》:“你看他威仪礼貌,出言吐气,好不和美!”亦作“ 出言吐语 ”、“ 出言吐词 ”。《平山冷燕》第六回:“ 宋信 见 冷絳雪 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戒浮泛》:“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雋雅雍容之度。”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出言吐气”的诗词

退步·其十

万事无如退步僧,发长懒剃貌棱层。

出言吐气多山野,逆耳之谈谁肯听。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