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某人到达或行动晚了,迟到的情况。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迟到的行为。
- 例句
- 1. 我们约好了九点见面,你怎么又晚来了?2. 他每天都迟到,老师对他说:“晚来早退,学不到东西。”
- 基本含义
- 迟到、来晚了
- 基本解释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学习。例如:“迟到”、“早知道”、“及时行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我晚来了,老师生气了。2. 初中生:我昨天晚来了,错过了电影的开始。3. 高中生:他每次都晚来上课,老师很生气。4. 大学生:我因为晚来了一分钟,错过了公车。5. 成年人:我晚来了会议,错过了重要的讨论内容。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项羽与刘邦争霸的时期,项羽因为疏忽大意,错过了攻占咸阳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失败。故事中有一句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形容项羽迟到的情况,并且暗示了迟到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晚来”与迟到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迟到了约定的时间,以及迟到带来的不好的结果,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晚来的结构是“晚”+“来”,表示迟到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指到达或行动晚了,迟于预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