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不惜身以维护正道。徇,通“ 殉 ”。 宋 叶适 《<归愚翁文集>序》:“ 景望 徇道寂寞,视退如进。”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圣贤至公,徇道忘己。”
- 基本含义
- 以道义为重,忠于天理人情。
- 详细解释
- 徇道是指以道义为准则,忠于天理人情,不偏不倚地行事。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应当秉持正义和公正的原则,不袒护个人或特定利益,而是以道义为重。
- 使用场景
- 徇道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遵循道义准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客观。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正直、公正,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的私心、偏袒。
- 故事起源
- 关于徇道的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含义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的观念。在儒家文化中,徇道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强调了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应当以道义为重。
- 词语结构
- 徇道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徇”和“道”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徇道,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个人。2. 这个法官以徇道为准则,公正地审理了案件。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徇道这个成语:1. 将“徇”字和“道”字分开记忆,理解其含义。2. 将徇道与“忠诚”、“正直”等相关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徇道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观念,了解更多关于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徇道,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徇道,公正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会徇道,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