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生怕失去。《左传·昭公十八年》:“大人患失而惑。” 杨伯峻 注:“患失即《论语·阳货篇》之‘患失之’,患失位也。” 清 恽敬 《南华九老会诗谱序》:“是故过於进,将为患失之鄙夫,过於退,不失为引身之君子。”参见“ 患得患失 ”。
- 基本含义
- 担忧失去或丧失某物,形容人过分担心或忧虑。
- 详细解释
- 患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患”指的是担忧或忧虑,“失”指的是丧失或失去。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过分担心或忧虑自己会失去某物或某种机会。它强调了人们应该放下过度的忧虑,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 使用场景
- 患失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劝告他人不要过分担心或忧虑。它可以用在各种情境中,比如工作场所、家庭生活、学业压力等。例如,当一个人在面临工作压力时,别人可以用患失来提醒他不要过分担心,要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患失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公冶长》。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对于失去一种机会非常忧虑,因此孔子告诉他:“不患失物,不喜得物。”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不应该过分担心失去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得到的东西。
- 词语结构
- 患失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患”是动词,表示担忧或忧虑;“失”是名词,表示丧失或失去。
- 例句
- 1. 他总是患失自己的财产,从不敢去冒险投资。2. 她对于考试结果非常患失,整晚都无法入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把“患失”拆分为两个词语来记忆。其中,“患”可以联想到“担忧”,而“失”可以联想到“丧失”。你可以把这两个词语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情感和心理状态相关的成语,比如“忧心忡忡”、“烦心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患失我的玩具,所以我总是把它们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2. 初中生:我对考试结果非常患失,我担心自己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3. 高中生:他很患失自己的未来,他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