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铜史的词语解释
铜史的意思
拼音:tóng shǐ    注音:ㄊㄨㄙˊ ㄕㄧˇ
基本解释

(1).指 汉 张衡 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李善 注:“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清 钮琇 《觚賸·景龙观钟铭》:“悬玉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
(2).借指漏刻铜壶。 唐 李峤 《十二月奉教作》诗:“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唐 周彻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诗:“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基本含义
指古代人物的事迹或历史事件被后人编纂、歪曲或夸大,不真实地记载在史书中。
详细解释
铜史源自于古代,当时人们用铜制作的铜牌上刻写历史事件,以便后人记忆和传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物的事迹或历史事件被后人编纂、歪曲或夸大,导致史书中的记载不真实。因此,铜史成语用来形容虚假或不准确的历史记录。
使用场景
铜史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某些不真实的历史记录,或者形容某些人故意歪曲历史事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于不真实历史记录的不满或讽刺。
故事起源
铜史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用铜制作的铜牌上刻写历史事件,以便后人记忆和传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物的事迹或历史事件被后人编纂、歪曲或夸大,导致史书中的记载不真实。因此,铜史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虚假的历史记录。
词语结构
铜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这本历史书里充满了铜史,根本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的历史事件。2. 不要相信那些被夸大的历史故事,它们只是一段铜史而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铜牌和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古代的铜牌上刻写着历史事件,但这些事件却被后人编纂、歪曲或夸大,形成了铜史。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阅读一些真实的历史书籍,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样可以帮助你辨别和理解真实的历史记录和铜史之间的区别。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本故事书里有一段铜史,故事里的人物并没有真实存在过。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历史事件的记载是铜史,与其他资料不符。3. 高中生:我们要对历史事件保持怀疑的态度,以免被铜史所误导。
(0)
诗文中出现“铜史”的诗词

十二月奉教作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0)

送曾编修同王继学联句

奇鹤慕南云,俊鹘欣北雪。

行藏龟左顾,去住坂九折。

纂书墨兵从,拟制铜史挈。

佩委松籁回,冠峨星光彻。

砖花窥日轮,井藻旋风铁。

归思红叶高,家忧紫荆裂。

晨装发五两,夕祖谢驷驖。

沙明石痕瘦,川远桅影列。

吴歌导鸥舞,楚制惨鹑结。

汀葭青女临,岸橘黄人揭。

组练危瀑悬,箫磬古滩咽。

诗笺江神幻,目送山君别。

炯炯雁集洲,挺挺鹳鸣垤。

贾帆鱼贯直,僧屐鹭飞灭。

前坡指迎帽,旧墓拜表碣。

明知绍世谱,讵肯逐宦辙。

儿孤文襁昏,女乳粉钿涅。

深思振鸰原,后胤超凤穴。

过都块非历,去鲁淅岂接。

歌骊念暌违,瞻蟾数盈缺。

(0)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

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

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

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0)

归朝欢.秋夜

画阁重帘深不捲。铜史黄昏催缓箭。

那堪离别在兰时,梧桐落尽回心院。夜长君不见。

漏痕犹比檀痕浅。麝煤残,银筝宝瑟,信手拈来倦。

侧侧寒生霜瓦溅。眼底屏山千里远。

南来孤雁己先红,一声天际堪肠断。飘零秋万点。

风条雨叶如相饯。最无僇,坐愁不寐,绛蜡和花剪。

(0)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

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

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

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0)

立春帖子·其一太上皇后阁

铜史供新历,壶天报早春。

桃花开阆苑,柳色动瑶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