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夏虫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只有一时之间的能力或权势,无法长久持续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自命不凡、只会享受当下而不思未来的人。
- 例句
- 1. 他只会在夏天的时候充满活力,到了冬天就变得无能无力了,真是个夏虫。2. 这个人只会一时的权势,没有长远的眼光,真是个夏虫。
- 基本含义
- 比喻只能在夏天活动的虫子,比喻能力或地位低下的人。
- 基本解释
(1).夏天的虫。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正鸣晓……草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章炳麟 《菌说》:“麋鹿食荐,夏虫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长乎其时,则自以为适矣。”
(2).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况於全百年者,万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隋书》:“ 宋 以后人不知古义,以纬书为怪诞,妄詆 郑君 ,亦夏虫之见矣。”参见“ 夏虫语冰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昙花一现”、“弄璋之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虫只能在夏天活动,冬天就消失了。2. 初中生:他在学校里只有一时的热情,真是个夏虫。3. 高中生:那些只会享受当下,不考虑未来的人,真是夏虫。4. 大学生:在职场上,只有能持续努力学习的人才能避免成为夏虫。5. 成年人:我们应该追求长久的成就,而不是短暂的夏虫式的成功。
- 故事起源
- 夏虫的意象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虫子,它们只在夏天出现,其寿命很短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黍离》中,原诗是:“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意思是夏天的虫子无法与冰雪相比较,表达的是能力的微弱和短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夏天的虫子的短暂寿命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夏虫比喻那些只有一时之间能力或权势的人。
- 词语结构
- 夏虫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夏虫指的是只能在夏天活动的虫子,由于它们的生命周期很短暂,因此被认为是非常脆弱和微不足道的。引申为比喻能力或地位低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