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 战国 楚 屈原 所作的《离骚》。 南朝 梁 裴子野 《雕虫论》:“若悱惻芳芬, 楚 骚为之祖;靡漫容与, 相如 扣其音。” 宋 苏轼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之三:“词锋虽作 楚 骚寒,德意还同 汉 詔宽。” 明 丘濬 《过采石吊李谪仙》诗:“岸芷汀兰无限意,临风三復 楚 骚文。”
(2).泛指《楚辞》。 清 沉德潜 《<古诗源>序》:“兹復溯 隋 陈 而上,极乎 黄轩 ,凡‘三百篇’、 楚 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謡里谚,无不备采。” 清 汪熷 《<长生殿>序》:“《郑》《卫》岂导淫之作, 楚 骚非变雅之音。”
- 基本含义
- 楚骚是指楚辞中的艰深辞章,也泛指辞章中的华丽辞藻。
- 详细解释
- 楚骚一词源自中国楚辞中的《离骚》一篇,是楚国文学家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这篇诗以华丽辞藻和深情表达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因此,“楚骚”成为了华丽辞章、辞藻华丽的代名词。
- 使用场景
- 楚骚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或辞章中的华丽、优美的辞藻。它可以用来形容诗歌、文章、演讲等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文字表达。
- 故事起源
- 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种文学体裁,屈原是楚辞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在他的作品《离骚》中,他用华丽的辞藻和深情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楚国的思念之情。后来,人们将这种华丽辞章称为“楚骚”。
- 词语结构
- 楚骚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楚”是指楚辞,而“骚”则是指华丽辞藻。
- 例句
- 1. 这篇文章的辞藻华丽,真可谓是一篇楚骚之作。2. 他的演讲词华丽辞藻,让人备受感染,堪称一篇楚骚之辞。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楚骚”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幅画面,画面中有一个人在写诗,诗中的辞藻非常华丽,仿佛楚辞一样,这样就能够记住“楚骚”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楚辞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屈原和其他楚辞的作品,以及楚国文化的背景和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写楚骚式的作文,用华丽的辞藻来表达我的想法。2. 初中生:老师说我的诗歌写得很楚骚,她被我的辞藻所感动。3. 高中生:我正在学习屈原的楚辞,希望能够写出一篇楚骚之作。4. 大学生:我的论文中使用了一些楚骚的辞藻,以展现我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