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睚眦之怨的词语解释
睚眦之怨的意思
拼音:yá zì zhī yuàn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个人之间的仇恨、怨恨或者国家之间的深仇大恨。
例句
1. 他对我有睚眦之怨,见面就互相指责。2. 两国之间的睚眦之怨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基本含义
形容怨恨极深,仇恨难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带有“怨”字的成语,如“怨声载道”、“怨天尤人”等,以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之间的睚眦之怨,就像两只猫互相追逐一样。2. 初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国家之间的睚眦之怨,导致了长时间的战争。3. 高中生:小说中的主人公对反派角色有睚眦之怨,决心要报复。希望这个“睚眦之怨”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九年》。公元前542年,鲁国公子成父与其兄公子重耳一直不和,成父对重耳心怀怨恨。一次,成父与重耳在宴会上相遇,成父故意将酒杯丢向重耳,重耳躲闪不及,酒杯击中了他的眼角,流血不止。重耳没有报复,而是默默忍受着痛苦。此后,他成为了晋国的国君,统一了诸侯。成为国君后,重耳采取了宽恕的态度,没有追究成父的过错。这个故事表达了重耳宽容的胸怀,以及成父对重耳的深深怨恨。
记忆技巧
可以将“睚眦”理解为眼睛的角落,而“之怨”则是深深的怨恨。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眼角被击中后,对击他的人怀有深深的仇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睚眦之怨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词语解释
yá zì zhī yuàn ㄧㄚˊ ㄗㄧˋ ㄓㄧ ㄧㄨㄢˋ

睚眦之怨 

指极小的怨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旧唐书·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无蓄积,睚眦之怨必报。”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凡官吏居民旧有睚眦之怨者,无不生事害之。” 鲁迅 《华盖集续集·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睚眦之怨”的诗词

吴益先携文见过以诗为谢

千里之马初服辀,风騣雾鬣跨九州。

驾盐挽磨三千秋,俯首尚与驽骀游。

吴郎人中第一流,文采绚烂珊瑚钩。

阳春白雪和者少,夜光明月暗中投。

鲁人不贵东家邱,吾髯凛凛青两眸。

摐金戛玉声相求,属镂双蟠九地幽。

有气夜出干斗牛,忽然化作长黄虬。

睚眦之怨何足雠,一麾立断楼兰头。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