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小心谨慎。 唐 杜荀鹤 《泾溪》诗:“ 涇溪 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前蜀 杜光庭 《李绾常侍九曜醮词》:“事主立身,得罄忠诚之节;循怀省己,常持兢慎之心。” 宋 范仲淹 《淡交若水赋》:“游泳而学海同济,兢慎而礼防共守。”
- 基本含义
- 形容谨慎小心,非常小心谨慎。
- 详细解释
- 兢慎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兢指小心谨慎,慎指谨慎小心。兢慎表示对事物非常小心谨慎的态度,避免错误或危险。
- 使用场景
- 兢慎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时非常小心谨慎,不敢掉以轻心,以免出现错误或危险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表示他非常谨慎小心。
- 故事起源
- 兢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二年》中,原文是“兢兢业业,信以为尽忠。”意思是谨慎小心地做事,认为这样可以表达忠诚。
- 词语结构
- 兢慎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
- 例句
- 1. 做事情要兢慎一些,不要马虎。2. 面对考试,他总是兢慎备考,从不敢掉以轻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兢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走在悬崖边缘,他非常小心谨慎地行走,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谨慎小心相关的成语,如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过马路时要兢慎,不要随便闯红灯。2. 初中生:考试前要兢慎备考,不要因为一点小疏忽而失分。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要兢慎考虑,不能盲目跟风。4. 大学生:创业要兢慎,不能轻易投入大量资金。5. 成年人:处理人际关系要兢慎,不要随意得罪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