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涉道常用于描述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礼仪,也可以用来指责他人的不恰当行为和不合适的言行。
-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举止一向涉道,深受大家的尊重。2. 这个电影涉及到很多社会道德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基本含义
- 涉及道德、修养、礼仪等方面的事情。
- 基本解释
登程。《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上以王触寒涉道,使中謁者赐乘舆貂裘。”《三国志·蜀志·李恢传》:“后贡 恢 于州,涉道未至,闻 先主 自 葭萌 还攻 刘璋 。”《百喻经·得金鼠狼喻》:“涉道而进,至水欲渡,脱衣置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和修养,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涉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在学校里涉道,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涉道,不做欺骗、作弊的事情。3. 高中生: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懂得涉道,不参与违法活动,不妨碍他人。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注重涉道,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5. 成年人:作为社会人士,我们要时刻涉道,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故事起源
- 涉道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子路篇》中的一句话:“君子涉猎,子曰:“君子涉猎,香乎哉?溪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君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涉道”这个词与“涉水过河”联想在一起,表示要通过一条河流,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不恰当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涉道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涉”和“道”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涉道是指涉及到道德、修养、礼仪等方面的事情。它强调了人们在行为举止上应该遵循道德规范、注重自身修养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