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老一辈人对年轻一代持保守态度,拒绝接受新事物或新观念的情况。
- 例句
- 1. 他是个畏后生的人,对新科技一窍不通。2. 这位老师思想保守,总是畏后生,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 基本含义
- 畏惧年轻一代的人。
- 基本解释
《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何晏 集解:“后生,谓年少。”后用作称颂青少年之典。 唐 李白 《上李邕》诗:“ 宣父 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守旧”、“守陈”等,以扩大对保守思想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不喜欢用手机,他是个畏后生的人。2. 初中生:有些老师对新科技不太了解,他们有些畏后生。3. 高中生:我觉得有些长辈对年轻人的观点持保守态度,他们有点畏后生。
- 故事起源
- 成语“畏后生”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子畏后生。”这句话出自《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原意是君子应该尊敬年轻的人才,不应该排斥年轻一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畏后生”拆分为“畏”、“后生”,并与“畏惧年轻一代”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畏为动词,后生为宾语。
- 详细解释
- 指对新生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等持保守态度,不愿接受变革和创新,对年轻一代充满畏惧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