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晋 潘岳 《杨荆州诔》:“纂戎洪绪,克构堂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至 明帝 纂戎,制诗度曲,徵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
(2).谓继承先人武功。《全唐诗》卷十五载《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武舞作》:“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
- 基本含义
- 指篡夺军权,掌握武力,用兵作乱。
- 详细解释
- 纂戎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纂指篡夺,戎指军权。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篡夺军权,掌握武力,以武力作乱。它常用来形容那些野心勃勃、图谋不轨的人。
- 使用场景
- 纂戎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场景,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企图篡夺权力、煽动武力的人。比如,可以用于描述政治上的阴谋家、军阀或者暴力犯罪团伙。
- 故事起源
- 纂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处于分裂混乱的时期,各国相互争斗,军阀割据。纂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记载了齐国的大夫颛顼纂戎篡夺军权的故事。
- 词语结构
- 纂戎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纂是动词,戎是名词。
- 例句
- 1. 那个政客企图纂戎篡夺国家的军权。2. 这位军阀利用武力纂戎,威胁当地的稳定与安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纂戎与“篡夺军权”这个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武器,企图篡夺军权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军阀割据时期,了解更多关于纂戎成语的故事和相关的历史事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坏人想纂戎篡夺学校的班长权。2. 初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一些军阀纂戎的故事。3. 高中生:政治课上我们讨论了那位政客的纂戎行为。4. 大学生:研究生们在讨论政治学的课堂上分析了纂戎的原因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