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趾的词语解释
三趾的意思
拼音:sān zhǐ    注音:ㄙㄢ ㄓㄧˇ
基本解释

(1).指三足乌。 晋 左思 《魏都赋》:“莫黑匪乌,三趾而来仪;莫赤匪狐,九尾而自扰。”《隋书·音乐志上》:“三趾晨仪,重轮夕映。”详“ 三足乌 ”。
(2).指天、地、人鬼之礼。《文选·班固<幽通赋>》:“ 嬴 取威於 伯 仪兮, 姜 本支乎三趾。”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姜 , 齐 姓也。趾,礼也。 齐 , 伯夷 之后, 伯夷 为 虞舜 典天、地、人鬼之礼也。”

英文翻译

1.three-toed

基本含义
指动物的前爪或后脚的三个趾。
详细解释
三趾是指动物的前爪或后脚的三个趾,通常用来形容动物的脚部结构。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为指事物的基本构成或要素。
使用场景
三趾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动物的脚部结构,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基本构成或要素。在生物学、动物学等领域中常用到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三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故事中,襄公问孔子如何评价他的国家,孔子回答说:“见其三趾,知其鸟也。”意思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三个要素,就能了解他的整体情况。这个故事成为了三趾这个成语的起源。
词语结构
三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这只猫有三趾,非常适合攀爬。2. 这个理论的三趾是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只动物的爪子或脚部,然后注意它有三个趾,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动物学和生物学中有关动物足部结构的知识,了解不同动物的足部构造和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这只小鸟有三趾,它可以站稳在树枝上。2. 小学生:老师说,学习的三趾是听讲、做作业和复习。3. 初中生:这个理论的三趾是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理。4.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三趾是论点、论据和结论。5.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三趾是计划、执行和评估。
(0)
诗文中出现“三趾”的诗词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0)

奉和御制砚歌

南方潜璞出寒溪,沉沉紫蔚凝坚姿。

两仪肖象磨砻异,三趾承隅琢饰奇。

银带参华贡双阙,玉蟾分滴润圆池。

微波澄淡当晴景,旌旗半浸龙蛇影。

轻浮春絮拂犀干,微动日华明绮井。

蕊简交辉九禁深,玉枝斜照中宵永。

列璇台兮今得地,迩清光兮叶灵契。

宣丝旨兮扬圣谟,赞云章兮熙睿志。

弥彰盛德冠生民,务以文明化兆人。

(0)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只耳兽齧环,长唇鹅擘喙。

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

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

古书虽满腹,苟有用我亦随世。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学鸱夷,尽日盛酒真良计。

(0)

古铜小鼎砚滴铭

泗水没宝鼎,此岂其云仍。

煅顽炼钝凝,赤精小瓠断。

疐枵以盛篆,细丹霞疑古。

铭如虫啮馀,渗枯青石液。

迸云吸绀清,溉我毛颖波。陶浤豕腹仰,呀外膨亨?。

而不注闻戛,羹量函合龠。

三趾狞入屡,出继常如盈。

(0)

同咏坐上玩器

蟠木生附枝,刻削岂无施。

取则龙文鼎,三趾献光仪。

勿言素韦洁,白沙尚推移。

曲躬奉微用,聊承终宴疲。

(0)

寄达兼善

天风起西北,坚冰在河水。

日车寒易侧,霜露方泥泥。

居人涂户牖,日晏犹未起。

客子将安之,行役乃不已。

平生丈夫愿,剪鬌弄孤矢。

岂不甘陋巷,宁能老桑梓。

近者发扬州,舟楫水上舣。

幸逢地主贤,设摆共遮止。

张灯转清夜,高论杂燕喜。

忽闻故人来,如渴饮醪醴。

三年隔江分,终日候河涘。

言旋犹望尘,失笑或乃尔。

人生一邂逅,亦复自牾牴。

明日驱车去,不得待行李。

闻将入临海,相见亦近耳。

临海古壮县,正在天姥里。

大山插青天,琼台屹相倚。

东维见扶桑,踆乌有三趾

碧海浸后土,东绕其地底。

山上多桃花,雪霜摧不死。

我家山之南,欲往亦屡矣。

因君紫旄节,去访白云子。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