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鞭杻的词语解释
鞭杻的意思
拼音:biān niǔ    注音:ㄅㄧㄢ ㄋㄧㄨˇ
使用场景
鞭杻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语言尖刻、刻薄,特别是在批评和讽刺他人时使用。例如,当你听到某人用尖刻的言辞批评别人时,你可以说他的话像是鞭杻一样刺人。
例句
1. 他的话像是鞭杻一样刺人,让人很难受。2. 别总是用鞭杻的话语伤害别人,要学会友善相处。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尖刻、刻薄。
基本解释

鞭子和手铐。泛指刑具。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歌》:“埽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延伸学习
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此外,学习成语的使用场景和例句有助于我们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的话就像是鞭杻一样刺人,让人很伤心。2. 初中生:她的评论总是带着鞭杻的味道,让人觉得很刻薄。3. 高中生:不要用鞭杻的言辞去伤害他人,要学会友善相处。4. 大学生:在辩论中,用鞭杻的语言攻击对方只会导致对立加剧,不利于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四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位名叫田和的人,他的言辞非常尖刻,刻薄地批评了很多人。有一天,田和来到齐国的晋国,晋国的人听说他的尖刻言辞,就让他去看晋国的杻鞭。田和以为是晋国的名胜古迹,很高兴地去看,结果却是晋国的刑具,他被晋国人当作是一个刻薄的人来对待。从此以后,鞭杻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言辞尖刻、刻薄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鞭杻”想象成一个人手持皮鞭和木杻,用来打击别人,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鞭杻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鞭杻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鞭指用皮鞭抽打,杻指用木杻敲打。这个成语比喻人的言辞尖刻、刻薄,像是用皮鞭和木杻来打击别人一样,非常刺人。
(0)
诗文中出现“鞭杻”的诗词

凤翔八观,并叙·其一石鼓歌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

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0)

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后。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习狃。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

官居甚传舍,位以声势受。

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

区区欲救弊,万谤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

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

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

贵者大其领,诗人歌四牡。

至尊空独忧,不敢乐饮酒。

哿矣富阡陌,哀哉此无糗。

乡闾人所怀,今或弃而走。

岂无济时术,使尔安畎亩。

故今二三公,戮力思矫揉。

永惟东南害,茶法盖其首。

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

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贩陈彼杂恶,强卖曾非诱。

已云困关市,且复搔林薮。

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咨诹,无择壮与耇。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0)

题中隐轩

君不见严君平、梅子真,成都卜肆吴市门。

万人如海一身隐,外听车马争驰奔。

又不见介之推、屈大夫,绵山泽畔何区区。

孤高与世自冰炭,甘焚就溺捐微躯。

两公朝市大喧噪,二子山林更牢落。

混俗变姓良自欺,卖身买名何太错。

我则愿师白乐天,终身衮衮留司官。

伏腊粗给忧患少,妻孥饱煖身心安。

况有民社可行道,随分歌酒陶馀欢。

经邦论道不我责,除书破贼非吾干。

折腰束带莫耻五斗粟,犹胜元载胡椒八百斛。

一朝事败竟赤族,嗟尔安得为孤犊。

尘靴汗板莫厌时奔走,犹胜李斯相秦印如斗。

一朝祸起遭鞭杻,却思上蔡牵黄狗。

况知富贵不可求,侥求纵得终身忧。

不如中隐轩中,日日醉倒不省万事休。

(0)

宣统己酉十月同何梅叟游明陵用东坡石鼓歌韵

纪元阳月日丁丑,陟览明陵偕梅叟。

昌平山水形家言,龙虎环抱群奔走。

旧闻日下稽遗编,胜国桥山系众口。

一代姓易王气销,三恪封视神明后。

故人导我康家庄。寂寞黄华过重九。

犹存郁郁山上松,不见依依殿前柳。

昭穆相向繁众星,长陵独运中央斗。

龙飞北道思雄奇,燕子南来清腋肘。

零雨师岂应风雷,瓜蔓抄乃连禾莠。

御制文字讳尊亲,圣德神功纪孝友。

不闻诗作侔鸱鸮,鬻子恩勤念卵壳。

诸陵屹立没字碑,遑问鸟篆与虫蚪。

朱明极盛称洪、宣,擢用儒臣半黄耇。

后来政事归貂珰,豹房鹰犬乐指嗾。

永、定陵工糜帑金,委鬼刑馀赐彝卣。

闯入仓皇悲月游,大乐不奏瞽宗瞍。

呀庨御殿生荆榛,瀍邙霸杜等㟝嵝。

最痛思陵附妃园,帝虽渴葬妃犹厚。

石人十二文武臣,从此不迓天王某。

燕山沙河有废兴,珠邱尺寸仍明有。

我思炎汉逮天水,雠及枯骨遭鞭杻

明季流寇横神京,雷声堕地见天狗。

免攫玉匣与珠襦,幸脱灰烟及土偶。

严禁樵苏尧舜朝,不使神宫同丘首。

天书大书不一书,黄瓦且修门敢掊。

传闻禁旅入关日,颇思修怨亦自取。

岂知圣言万世法,鼎迁明德无尘垢。

朱侯致祭虔春秋,作宾王家世世守。

读书雅慕蒋山佣,展谒诗篇永不朽。

寒鸦落木无古今,明陵十三在天寿。

(0)

李东田明经用东坡石鼓韵留别次韵奉和

我生之时在己丑,弹指流光变童叟。

廿年岭海蚁磨旋,又到梅州牛马走。

旧业全抛嗤负腹,新政试行慎防口。

此邦文物盛渊源,多士云龙争先后。

伊昔缔交识一二,于今望气得八九。

驱车不须避阳鱎,闭门无从见泄柳。

比年校士属有司,仔细量才数升斗。

鲜新差拟管生花,诘屈或若柏生肘。

模糊老眼溷场师,得毋兰艾埋蒿莠。

五羊名士今谪仙,三载盟心吾畏友。

别裁伪体黜轧茁,讹字方言辨乳■。

譬彼象罔索元珠,了如伏生识蝌蚪。

青云意气爱少年,白首心情怜宿耇。

我昔怀铅佐玉尺,候虫时乌纷唧嗾。

漫屈诤人伸僬侥,敢重商提轻梁卣。

所惧相皮反遗骨,五色全迷目同瞍。

二十八宿动星文,指点翼岣与离嵝。

陋儒一得窃自喜,与君论文觉颜厚。

清言明理瓶泻水,宗派支流析某某。

多钱不敢傲贫儿,良贾深藏如乌有。

却惭俗吏逐风尘,委置诗书习鞭杻

饷我新诗抵百朋,应付琅嬛锁双狗。

惜哉梳妆不入时,待字频年犹未偶。

翻许刘安有仙骨,解得徐铉为龙首。

瑰然大璞不彫琢,留待良匠施攻掊。

老手斫轮自有真,雕虫小技何足取。

传观见说愈头风,长吟顿使涤心垢。

云路从此看腾达,风檐莫更叹株守。

总然良马感孙阳,不遇先睹或同朽。

一编愿付青梅巢,梨枣长媲乔松寿。

(0)

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後。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留狃。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
官居甚传舍。
位以声势受。
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
区区欲捄弊,万谤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
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
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
贵者大其领,诗人歌四牡。
至尊空独忧,不敢乐饮酒。
哿矣富阡陌,哀哉此无糗。
乡闾人所怀,今或弃而走。
岂无济无术,使尔安畎亩。
故今二三公,戮尹思矫揉。
永惟东南害,茶法盖其首。
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
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贩陈彼杂恶,强卖曾非诱。
已云困关市,且复搔林薮。
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谘诹,无择壮与考。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