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法膳。 唐 刘禹锡 《刘驸马水亭避暑》诗:“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饌盈盘覆碧笼。”
- 基本含义
- 指正当的饭食,合乎规矩的饭食。
- 详细解释
- 法馔是由“法”和“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法”指的是规矩、法度,表示合乎规矩、合法;“馔”指的是饭食、食物,表示饭食。法馔的基本含义是指正当的饭食,符合规矩的饭食。
- 使用场景
- 法馔一词多用于形容正统、规范的饭食。它可以用来表达对饭菜的高度赞赏,也可以用来形容正式场合上的宴席。
- 故事起源
- 《汉书·杨震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当时朝廷上的宴会饭食十分丰盛,但是一位名叫杨震的官员却只吃了很少的饭菜。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多吃一些,杨震回答说:“官员吃饭应该有规矩,合乎法度,不能过分享受。”从此以后,“法馔”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正当的饭食,合乎规矩的饭食。
- 词语结构
- 由“法”和“馔”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这个餐厅的菜品制作精细,味道鲜美,真是一顿法馔。2. 在重要场合上,主人一定要准备一份法馔,以示尊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法”字理解为规矩、法度,将“馔”字理解为饭食。联想“法”字的发音与“饭”字的发音相似,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饮食相关的成语,如“一餐三吃”、“饭来张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今天妈妈做了一顿法馔,我吃得非常开心。中学生:这家餐馆的菜品制作精细,味道鲜美,真是一顿法馔。大学生:在重要场合上,主人一定要准备一份法馔,以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