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连篇。《宋书·王微传论》:“ 袁淑 笑謔之间,而 王微 弔词连牘,斯盖好名之士,欲以身为珪璋,皦皦然使尘玷之累,不能加也。”
(2).指连篇的书函、文稿等。 宋 王珪 《端明殿学士知定州王拱辰免恩命不允诏》:“忽揽连牘,愿官近亲,虽美志之有昭,莫旧文之曾比。”
- 基本含义
- 连续的牍。
- 详细解释
- 连续写下的文字,形容写作连续不断,篇幅很长。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文章、作品或著作的篇幅很长,内容丰富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写作勤奋,著作等多。
- 故事起源
- 《史记·太史公自序》:“臣闻古之善书者,或有连牍数十万言者,或有绝简数十言者。”这里的“连牍”指的是古代写作连续不断、篇幅很长的文字。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文章篇幅很长。
- 词语结构
- 连+牍。牍指纸帛,这里用作写字的载体。
- 例句
- 1. 这本小说真是一部连牍之作,看了两天还没看完。2. 他是一位连牍之才,每天都能写出大量的文章。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连牍”与“连续的纸帛”联想在一起,形象地表示文章或著作篇幅很长。可以通过将“连”字与“连续”联想,将“牍”字与“纸帛”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写作相关的成语,如“满纸荒唐言”、“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连牍的作文,我写了一整个下午才写完。2. 初中生:这篇文章太长了,简直是一篇连牍之作。3. 高中生:为了准备考试,我每天写几千字的笔记,真是一位连牍之才啊。4. 大学生:我最喜欢读那些篇幅很长的小说,真是一部连牍之作。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