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惟度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评价事物时,需要客观地使用标准或方法来进行衡量和判断。它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凭主观感觉或主观意愿来做决策。
- 例句
- 1.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我们必须惟度客观的实验数据,不能凭主观感觉来做结论。2.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主观臆断,而是需要通过惟度来得出。
- 基本含义
- 指只有度量衡才能判断事物的大小、长短、高低等。
- 基本解释
思量。《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 伯乐 、 韩国 之举,是以於邑而窃自痛者也。”《魏书·张普惠传》:“伏闻尚书奏復绵麻之调,尊先皇之轨,夙宵惟度,忻战交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度量衡相关的成语,如“衡量”、“量力而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课上学到了度量衡,现在我能用尺子惟度物体的长度了!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惟度才能准确地了解古代的物质生活水平。3. 高中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不断用惟度来验证和证实科学理论的过程。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用惟度来评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5. 成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用惟度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轻易相信主观感觉。
- 故事起源
- 惟度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吴国的大臣范蠡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推荐了一位能干的人才。范蠡向齐桓公推荐这位人才时,说他有一种能力可以“度人”。齐桓公对此很感兴趣,就让范蠡带着这位人才去度量一条河。范蠡带着人才到了河边,让他用绳子测量河的宽度。这位人才用尽方法,却无法测量出河的宽度。最后,范蠡告诉他,只有通过将河水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再测量容器的容量,才能准确地得出河的宽度。齐桓公听了这个故事,深思熟虑后,决定要用这位人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度量衡相关的图片或情景来记忆惟度这个成语,比如想象一个人在使用尺子或天平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 词语结构
- 惟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详细解释
- 惟度是由“惟”和“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惟的意思是只有、唯一的意思,度的意思是衡量、量度的意思。惟度的基本含义是指只有通过度量衡才能准确地判断事物的大小、长短、高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