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栢枝绿”。颜色的一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栢枝緑,用枝条緑入漆緑合。”
- 基本含义
- 形容柏树的枝叶一直保持着翠绿的颜色,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一直保持良好的品行。
- 详细解释
- 柏树是一种常绿树种,其枝叶在四季都保持翠绿色,不会凋落。因此,成语“柏枝绿”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品行和道德修养。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和称赞人的品德高尚,比如在领导评价员工、朋友互相赞美的场合中。
- 故事起源
- 柏枝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据说,魏公子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贵族子弟,他的品德高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行为和修养,就像柏树的枝叶一样翠绿。因此,后来人们用“柏枝绿”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定语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柏枝绿的品行,备受大家的尊敬。2. 她的品德高尚,像柏树一样一直保持着翠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柏树一直保持翠绿的特点,来记忆“柏枝绿”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像柏树一样,一直保持翠绿,不会变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品德高尚的成语,比如“德高望重”、“品德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柏枝绿一样保持良好的品德。2. 初中生:他一直以来都是柏枝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 高中生:柏枝绿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赞美。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向柏枝绿的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