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外貌。《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高岳 ﹞后寻 业 断决处,乃谓 业 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唐 白居易 《驯犀》诗:“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福至心随躯貌改,憎夫人反啟争夫隙。”
(2).犹外貌。《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高岳 ﹞后寻 业 断决处,乃谓 业 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唐 白居易 《驯犀》诗:“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福至心随躯貌改,憎夫人反啟争夫隙。”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外貌和体态。
- 详细解释
- 躯貌是一个汉语成语,由“躯”和“貌”两个字组成。躯指人的身体,貌指相貌。躯貌指的是一个人的外貌和体态。它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包括面容、体态、举止等方面。
- 使用场景
- 躯貌这个成语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比如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或者评价一个人的形象好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躯貌来表达对别人外貌的赞美或者批评。
- 故事起源
- 躯貌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庞统的智者,他躯貌丑陋,但才华卓越。有一次,庞统去拜访刘备,刘备见到他的外貌后,对他的才华产生了怀疑。但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刘备对庞统的才华刮目相看,从此对他非常器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一个人的躯貌并不能决定他的才华和能力。
- 词语结构
- 躯貌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躯”是名词,表示身体;“貌”是名词,表示相貌。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外貌和体态。
- 例句
- 1. 他虽然躯貌平平,但是内心却非常美丽。2. 她的躯貌高大挺拔,非常有气质。3. 这个演员的躯貌非常适合扮演古代武将的角色。
- 记忆技巧
- 记忆躯貌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镜子前面,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和体态,然后用“躯貌”这个词来形容这个人。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躯貌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外貌有关的成语,比如“面貌一新”、“风华绝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躯貌非常高大,像一个超级英雄。2. 初中生:她的躯貌优美,是个出色的舞蹈演员。3. 高中生:他的躯貌虽然平凡,但是他的内在魅力吸引了很多人。4. 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一个良好的躯貌对于给人留下好印象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