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中数和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 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 孙诒让 正义:“《月令》 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 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节;启蛰,中……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 汉 徐干 《中论·历数》:“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序,四时不忒。”《晋书·律历志下》:“更造《太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
- 基本含义
- 指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 中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意为中央、核心,而“朔”指的是北方。中朔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它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或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 中朔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或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个企业的创始人是该行业的中朔,或者某个科学家是该科学领域的中朔。
- 故事起源
- 中朔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据说,在古代,北方的边境地区有一个重要的军事防线,被称为“朔方”。这个地区的军事防线起到了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被视为中央政权的重要支撑点。后来,人们将这个地区称为“中朔”,并将其引申为形容在某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或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 词语结构
- 中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作为形容词修饰“朔”。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 例句
- 1. 他是这个项目的中朔,没有他的帮助我们无法顺利完成。2. 这个科学家在该领域中是一个中朔,他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有重大影响。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中朔这个成语,可以将“中”字与“朔方”的发音相联想,同时想象中央政权需要依靠朔方这个重要军事防线来保卫国家安全。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中朔的基本含义和故事起源。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朔方和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朔这个成语的起源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中朔,每次都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是该领域的中朔,他的研究对整个行业有重要影响。3. 高中生:她是学校的中朔,领导学生会取得了很多成就。4. 大学生: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是该行业的中朔,他的创新理念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