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同“ 和韵 ”。协调;谐和。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乐正后夔一足》:“和均五声,以通八风。” 宋 叶适 《王夫人画像赞》:“挚别而有和均之德,淑顺而有坚贞之力。”
同“ 和韵 ”。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七:“ 东坡 《水龙吟》咏杨花,和均而似原唱; 章质夫 原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 基本含义
- 和谐平衡、平分
- 详细解释
- 指事物之间和谐平衡、各得其所,不偏不倚。也可以表示平分、公平合理。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平等、公正、和谐的场景,也可用于商业谈判、争端解决等情况。
- 故事起源
- 和均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的记载中。当时,齐国的大夫鲍叔牙将自己的田地分给了邻居,每人一半,从而使邻里和睦。这个故事成为了和均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们兄弟俩和均地分了遗产。2. 这个项目的利润将会和均分配给所有参与者。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和均”这个成语与和谐平衡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两个人站在天平两端,平衡地分配物品,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公平、平等相关的成语,如“公平无私”、“平分秋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奖品要和均分给每个同学。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小组里的工作要和均分配,不能一个人做得太多。3. 高中生: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要保证每个人的参与度和均,不能有人被忽略。4. 大学生:在合作项目中,我们需要和均分配任务和资源,确保公平合理。5. 成年人:在家庭中,夫妻要和均分担家务,共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