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sài běi jiāng nán ㄙㄞˋ ㄅㄟˇ ㄐㄧㄤ ㄣㄢˊ
塞北江南
原指古 凉州 治内 贺兰山 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唐 韦蟾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 贺兰山 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叶圣陶 《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
- 基本含义
- 形容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差异较大。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两个地方、两个人或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很大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两个群体、两个文化或两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
- 故事起源
- 成语“塞北江南”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春秋繁露》一书中,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尚不清楚。
- 词语结构
- 塞北江南是一个由两个地名组成的成语,表示两地之间的差异。
- 例句
- 1. 他在塞北长大,对江南的生活一无所知,完全是塞北江南。2. 这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异很大,简直是塞北江南。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塞北”和“江南”的地理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塞北地区通常干燥寒冷,而江南地区湿润温暖,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塞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地理、气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塞北长大,去江南旅游的时候感觉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真是塞北江南啊!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食堂和塞北的食堂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塞北江南。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南部和北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可以说是塞北江南。4. 大学生:我从小在北方长大,来到南方读大学真是感受到了塞北江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