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形)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构成]
并列式:和+谐
[例句]
音调和谐。(作谓语)这张画的颜色很和谐。(作谓语)和谐的气氛。(作定语)
- 近义词
调和、协调、谐和、协和、融洽、和睦
- 反义词
蛮横、厉害、横蛮、强横、凶暴、凶横、不配、动荡、动乱、杂乱
- 英文翻译
1.harmonious; melodious; tuneful; accord
- 详细解释
◎ 和谐 héxié
[harmonious] 和睦协调
和谐的气氛
和谐的关系
(1).和睦协调。《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 汉 郑玄 笺:“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唐 李商隐 《杂纂》:“诸妇和谐,不嫌麤辣。”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充满在两人中间的和谐气氛给破坏了。”
(2).指使和睦协调。 宋 司马光 《瞽叟杀人》:“所贵於 舜 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
(3).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 唐 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 秦牧 《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细部好了,还得结构和谐完整,才能够构成卓越的整体。”
(4).和解;和好相处。《魏书·萧赜传》:“ 賾 初为太子时,特奢侈。 道成 每欲废之,赖 王敬则 和谐。”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 吴 国之寳,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洽,和睦相处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和谐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环境的和谐以及自然界的平衡。在工作场所、家庭生活中,人们常常强调和谐的氛围,促进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 故事起源
- 和谐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篇·天运》:“和者,物之终始也。”这里的“和”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协调和融洽,是万物生长发展的基本状态。后来,和谐逐渐演变成描述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和睦相处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和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和”和形容词“谐”组成。
- 例句
- 1. 这个家庭的氛围非常和谐,每个人都相互尊重、关心。2. 只有和谐的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3. 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和谐”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两个人手拉手、和睦相处的画面,以及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谐共生的景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和谐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进一步丰富对和谐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我们的关系很和谐。2. 初中生: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我们班的氛围非常和谐。3. 高中生:社会的和谐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社会进步。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 成年人:家庭和谐是幸福的基石,我们要和家人一起共同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