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衡轭常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友情、朋友之间的合作等。它强调了两个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表达了合作和团结的意义。
- 例句
- 1. 他们夫妻俩像衡轭一样,共同努力,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2. 兄弟之间要像衡轭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 基本含义
- 衡轭是一个古代的农具,用来连接牛和车,引申为比喻关系紧密、互相依赖的两个事物。
- 基本解释
亦作“ 衡扼 ”。亦作“ 衡枙 ”。1.车辕前的横木和架在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曲木。《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 成玄英 疏:“衡,辕前横木,缚軛者也。扼,叉马颈木也。”《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蹏,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轡衔,虽歷险超壍弗敢辞。”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鴟梟鸣衡枙,豺狼当路衢。”
(2).比喻控制;束缚。《文选·曹冏<六代论>》:“使夫廉高之士,毕志於衡軛之内。” 李善 注:“言王者之御羣臣,犹人之御牛马,故以衡軛喻焉。” 李大钊 《今与古》:“但他认古人的权威,于科学进步上是一致命的障碍,故亦努力于解除古人权威的衡轭。”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成语来丰富对衡轭的理解。一些类似的成语包括“鸿沟”、“荣辱与共”等,它们都强调了关系紧密、互相依赖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要像衡轭一样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作业。2. 初中生:兄弟之间要像衡轭一样,互相扶持,共同进步。3. 高中生:夫妻之间要像衡轭一样,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 故事起源
- 《礼记·玉藻》中记载了衡轭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叫舜的帝王,他治理天下时非常仁慈,为了使人民能够和谐相处,他制定了法律和制度。其中一条法律规定,夫妻之间要像衡轭一样紧密相连,共同努力,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使得衡轭成为了比喻夫妻关系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和形象化的方法记忆衡轭这个成语。可以想象牛和车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衡轭,象征着关系紧密、互相依赖的两个事物。
- 词语结构
- 衡轭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衡”和“轭”。
- 详细解释
- 衡轭是由两个相互交叉的木杠组成,分别与牛和车相连。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衡轭是一种重要的农具,用于耕作和运输。衡轭的结构稳固,使得牛和车能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工作。因此,衡轭成为了比喻关系紧密、互相依赖的两个事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