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改正错误,改过自新的行为。
- 例句
- 1.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革履改过,重新做人。2. 经过这次失败,他彻底革履,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 基本含义
- 指换革鞋,比喻改变行为举止。
- 基本解释
◎ 革履 gélǚ
[leather shoes] 皮鞋
西装革履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改过自新、改正错误相关的成语,如“改过自新”、“痛改前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以前总是不爱学习,但是现在我革履了,每天都认真学习。2. 初中生:我以前经常迟到,但是我革履了,现在每天都准时到校。3. 高中生:我以前总是懒散,但是我革履了,现在每天都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
-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有个人名叫赵孟问,是赵国的一个大臣。赵孟问为人奢侈嗜好,喜欢穿着华丽的鞋子,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都要穿上最好的鞋子。有一天,他听说楚国的鞋子很好看,就想买一双来穿。于是,他派人去楚国购买回来了一双非常漂亮的鞋子。然而,当他穿上这双鞋子后,却发现走起路来非常不舒适,甚至会磨破脚。赵孟问非常生气,他认为买了这么贵的鞋子竟然不好穿,于是决定将这双鞋子换掉。从此以后,赵孟问改变了对鞋子的依赖和追求,从而意识到自己过于奢侈的行为是错误的。他开始反省自己,改正错误,过上了简朴的生活。后来,人们用“革履”来形容改正错误,改过自新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鞋子走路不舒服,然后他决定换掉鞋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皮靴;皮鞋。《汉书·郑崇传》:“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 郑尚书 履声。’” 宋 陆游 《访昭觉老》诗:“久矣耆年罢送迎,喜闻革履下堂声。” 清 黄遵宪 《题樵野文运甓斋话别图》诗:“吉莫製革履,蒙戎缝旃裘。”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这小密斯失恋啦?’一个西服革履的洋学生对他的同伴悄悄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