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至若 zhìruò
[go so far as to;as for] 连词。表示提出另一个话题,用在下文的开头,可译为“至于”
至若诗书所述。——《史记·货殖列传》
至若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 详细解释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脛,坚冰在鬚……繒纊无温,堕指裂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因备先传,撰拟成篇,班班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各冠以时,定为先后……至若触事兴怀,随附篇末。”
- 基本含义
- 非常像,极其相似
- 使用场景
- 至若常用于形容两种事物或情况之间的相似度非常高,几乎无法区分。它可以用来形容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相似,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事件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
- 故事起源
- 至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九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文中描述了一个人的长相非常像另一个人,以至于他们的亲属都无法区分。后来,人们用“至若”这个成语来形容极其相似的事物或情况。
- 词语结构
- 至若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对双胞胎长得至若,连他们的父母都经常分不清谁是谁。2. 这幅画的风格和那位大师的作品至若,让人难以置信。3. 他的演讲和前任总统的演讲至若,仿佛是同一个人在说话。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至若的发音“zhì ruò”与“极度相似”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学习其他与相似性相关的成语,如“相去甚远”、“如出一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两个玩偶的脸长得至若,我都不知道该给它们起什么名字了。2. 初中生:这首歌的旋律和那首流行歌曲的旋律至若,让人觉得很亲切。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和另一部经典电影的剧情至若,让人感受到了导演的创作风格。